以前我一直在寻找这种类型的书籍,但很长时间没有找到。最近我有幸找到了这本学术指导书《学术“咸鱼”自救指南》,因此非常兴奋并果断购买了一本来一探究竟。作者钱婧教授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这本书还非常贴心地准备了“使用说明书”,详细介绍了小论文和学位论文中涉及的任务环节(文献积累与阅读、选题、数据来源、论文写作、论文修改、论文投稿与发表等),并将之对应到本书的第几部分第几章节,逻辑结构非常清晰。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盲区和困惑快速找到需要的内容,这一点真的非常棒。
我对巧用思维导图阅读文献很感兴趣,因此我先看了第一部分第2章。阅读文献也是有技巧的,就如同读书一样。有好的阅读文献方法,不仅可以高效吸收,还可以节省时间。针对不同的文献,我们要先做一个初步的判断,决定是否值得精读,还要判断应该用哪种精读方法。本书介绍了2种方法:30分钟初级精读法和2小时进阶精读法。30分钟初级精读法是画出思维导图的骨架,然后在阅读文献时慢慢往思维导图骨架里填充每个部分的内容,更关注研究的大概模式。这就像我们快速阅读的方法,先抓逻辑主干,然后快速了解每部分的主要内容。而2小时进阶精读法则需要更仔细和耐心地逐段阅读,并对研究方法及过程本身,包括句子、内容等细节进行深入的揣摩。特别重要的一点是还要进行复盘,这让我想到了以前看到的一个学习方法:主动回忆。在这里,我们需要对着思维导图的大标题进行主动回忆,沿着思维导图的脉络一级一级地在大脑里延伸,把所有的内容过一遍,看看自己有没有遗漏的地方。这样做一两遍后,我们就可以让这篇文献在脑子里留下痕迹了,不会一读就忘。按照书中的方法,我们可以立即行动起来,让自己养成良好的文献阅读习惯。
还有一个需要学习的点是如何写好文献综述。以前,我写文献综述这一部分通常以国内外为划分维度,分别阐述国内、国外的文献研究。但是钱婧教授给出了她的方法,对我启发很大。文献综述需要既有“综”,又有“述”,在论述过程中要有逻辑性。在“综”的部分,不能只是简单地堆砌文献。如何实现呢?钱婧教授推荐了两种撰写方法:时间法和观点法。时间法是按照文献发表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撰写,这样的好处是能够清楚地了解研究选题的来龙去脉。观点法则是以不同的见解和观点进行划分。面对同一个研究问题,我们搜集到的文献可能有不同甚至对立的观点。在这种情况下,将持有同样观点的不同文献进行整合阐述,是一种很好的行文逻辑体现方式。在“综”的部分完成后,我们也不能忘记阐述“述”的部分。这一部分可以从研究选题的重要性和创新性两个方向进行撰写。我认为,本书的一个亮点就在于它不仅仅讲述理论、方法、注意事项,而且还对每种不同的方法分别举了具体的示例帮助读者理解和吸收。对于学术入门者来说,这非常友好,看完书后就可以模仿上手练习。
这本书适用的对象特别广泛,只要需要进行学术研究,无论是哪个学科,都可以从中获得很大的益处。既可以系统地学习,也可以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进行学习。最后,我送给自己一句话,勉励自己:科研之路漫漫,唯有务实和严谨才是真正的科学精神。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