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在手机上刷了两个小时,放下手机后发现脑子里什么也没记住。当本来在网上搜索一个问题,半个小时后,发现打开的链接早已与最初想找的问题无关,有时候甚至忘记了自己想要解决什么问题,这时我们不得不停下来花点时间回顾一下自己的初心。那么是什么决定了我们记住什么,忘记什么呢?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埃里克·坎德尔曾说:注意力是形成记忆的关键,大脑是通过关联性来保存记忆的,这个过程需要高度的专注。如果要大脑牢牢记住看到的信息,就必须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可是当大脑被新的信息如潮水一样冲击时,我们很容易就无法逐一记住看过的东西,所有的东西都只会梦幻般地留下印象。根据坎德尔的理论,我们发现,就获取新信息而言,互联网是一个很好的工具,但是它层层拓展无穷无尽的链式结构决定了:互联网绝对不是一个很好的记忆工具,更不是一个好的思考工具。即使和传统的书籍相比,互联网也是一个更差的记忆和思考工具,更差!原因是因为书籍有一个聚焦的主题,它带领我们深入,但是互联网大多数只是一个横向的扩展,它虽然给我们提供了很多信息,但当我们看的信息太多时,我们往往就会忽视消化和吸收,最后学习行为就会变成毫无意义的浏览和注意力的消耗,我们的大脑就会因此变得麻木,反而记不住任何东西。那么如何才能改变这种现状呢?涂子沛著作的《第二大脑》提出:在这个彻底的信息时代,我们个人的发展不要依靠互联网,而要依靠第二大脑。那么什么是第二大脑呢?第一大脑又是什么?实际上,第一大脑指的是我们头顶上那个生物大脑,而第二大脑则是我们利用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建立的一个外部大脑。如果我们把第一大脑比作一台计算机的“内存”,第二大脑就相当于“外存”,它有巨大的存储功能,它的记忆是全面的、客观的、冷静的、高度准确的。未来,第二大脑会和眼镜一样成为我们的一部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未来的世界人们比拼的一定不再是记忆力,而是思考力和创新力。那第二大脑如何建设呢?在建设第二大脑时容易陷入哪些误区并产生什么错误呢?本书分为五章内容,将告诉你如何通过脑机协作来改变个人发展和家庭传承,从而成为智能增强。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