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象中的萨赫勒荒原跟看到的完全不一样。它太辽阔、太平坦、太荒凉!”
“每一棵树、每一只鸟、每一根草,都仿佛相处了千年,早已经看腻了彼此,却又不得不互相为邻,紧挨着搀扶着度过漫长的岁月和亘古的孤独。”
“因为在这里,死亡不分年龄,是一个常识。”
……
我在读这些文字的时候,就在想:作者到底是经历了什么才会写出这样的荒凉?他真的去过了非洲吗?那些小说里的人和事,如果不是亲身经历,他怎能写得如此深刻真实?
《萨赫勒荒原》是朱山坡的短篇小说集,无论是书名还是作者,于我来说都是第一次接触。
读者与作者之间的缘分就是很微妙,一篇文章,就能知道你们投不投机。
我本是带着随意翻阅的心态去翻这本书的,没想到一下子就入了迷。
喜欢作者笔下的荒原,也喜欢作者写小说的文笔,用沉稳又有点淡漠的笔触,记录那些最最戳心的人和事。
情到深处,未必需要撕心裂肺哭天抢地,那种默默的隐忍与克制,反而让人更心疼。
《萨赫勒荒原》里的萨哈,淳朴理智甚至有些不近人情,他本可以利用和“我”——一名援非医生的交情,让我救救他的儿子和奶奶,但是他没有。
他知道,在非洲大草原上,医生、医疗物资,甚至是食物,都是那么那么的可贵。
萨赫勒荒原的荒凉的让人心悸疲乏甚至恐惧,因为那是可以夺人性命的;而那些身处在荒原里的人,他们一边接受着命运的安排,一边又满怀憧憬的将生的希望给到他人。那是温暖的。
《索马里骆驼》讲述的故事依然发生在非洲——索马里,父亲曾是援非医生,“我”和他不熟,因为一些谣言,“我”的出生就仿佛是他人生中的污点。我还未出生,他就远走非洲。
后来他回来了,带回来一匹非洲骆驼,他用那头骆驼,俘获了我,也“掳”走了母亲——他们抛下几岁的我,一起远赴非洲。
其实很难去评价这里的父亲和母亲,他们相爱吗未必。不能说他们是一对好的父母,但也不能说他们不好。
母亲去了索马里以后,唯一爱去的地方就是印度电影院,后来她要求父亲把电影院盘下来自己经营,她在电影院里放中国电影。
她坚持放中国电影,几乎成为一种信仰,一种事业,哪怕骑着那匹骆驼,奔走于沙漠之间,也只为为偏远地区送去一场中国电影。
读朱山坡的文字,有些压抑,有些荒凉,而荒凉之下,又全是复杂而又矛盾的真实人性,慢慢读,回味无穷。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