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如药,可医顽疾。阅毕《聪明的阅读者》,震撼之外顿感舒畅。认知原理、文本类型、系统选书、读书四法、卡片大法、通识千书,结合成一套阅读指南,也是治疗知识焦虑的一剂良药。对于想要从阅读中收获更多的读者,这套指南教你如何与好书相伴。对更多因为知识焦虑焦灼不已的读者来说,这剂良药能为你调理身心——当然,在被细读之后。
反思过往阅读,大多以知识焦虑开场。看似好读,充满热情,却反复陷入碎片学习的困境。焦虑并不能支撑深入学习,最后记住的多是碎片信息。困于碎片信息中,认知过载难以避免,结果屡屡半途而废。面对难度偏大的文本只得大意,难度不高的文本又缺乏价值,阅读因此困于瓶颈。书中提到阅读迷思,如从”易“到”难“、从头读到尾、只读一本书、只读不选、喜欢最新,可以说是这一瓶颈的不同表现。于我而言,为提升效率,也曾接触和练习各种阅读方法。却没想到,在成为所谓高效的阅读者前,先得成为聪明的阅读者。
何谓“聪明的阅读者”?先来分析反面例子:由于知识焦虑苛求片面高效,使得阅读浮于表面;由于浅浮思考,只获得碎片信息,无法构建知识系统,还陷入认知过载。长此以往,容易变得经验主义,习惯了经验总结,乃至低水平重复,愈发浮躁焦虑。深陷阅读迷思,一旦面对需要理论结合实践的复杂知识,人不是退避三舍,也只能望洋兴叹。
再看本书何以对症下药,同时助人成为聪明的阅读者:
1.知识焦虑——全局认识+卡片大法
2.碎片学习——系统选书+读书四法
3.认知过载——认知原理+文本类型
成为聪明的阅读者,首先要理解本书核心的阅读取向。或者说,治学路径。先借目录书,自上而下,建立全局认识。再借写卡片,自下而上,补全知识系统。如此,阅读便不是为了知识焦虑,而是为了知识体系。
其次,面对阅读时的海量信息,可由选好书开始,综合考量图书的内容、版本、评价与自己的动机,并沉淀为个人书单。随后可综合应用读书四法,将不同书读厚(文本细读),读薄(抽样阅读),读懂(结构阅读),读透(主题阅读)。阅读四法,关键分别在于,与杰作、力作背后的智者对话、对可用之书假设要点、结合作者的认知框架理解复杂文本、用阅读帮助通关自己关注的领域。如此,便避免了只顾吸收信息可能导致的碎片学习,转而善用不同方法阅读各类作品。
再次,面对认知过载的挑战,需要回归阅读源头,从阅读的认知原理中获得建立有效长期记忆的启示,学会构建情景模型。针对信息型、叙事型、美感型文本选择不同方法,联系大脑处理文本的分析式、叙事式、整体式信息加工机制。如此,阅读不再只是缺乏变通的埋头苦干,而可以是心流相随的心智长跑。
三者合一,是构造个人阅读系统的全套方法。若想继续深入,书中附录更有”阅读学“十二好书介绍,遍历阅读的历史、科学、技法、选择,可供优化阅读系统使用。当然,系统方法并非药方全部。读书之乐,也在其中。书中反复提起读书之乐,见于书单,溢于言表。通识千书,引领读者回归知识源头。书面、书中金句,无不凸显读书趣味。”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筛选好书,以言传乐,上医之方,智者之语。十一章末尾提及成为智者,强调作品,伟大,批判,创新,表达,本书内容同样逐一表现。聪明的阅读者何以精进为智者的部分答案也隐含其中。
既有精进技巧,也有苦口良药,书中二者一体。系统方法,读书之乐,是阅读本书的主要收获。想要成为聪明的阅读者,乃至智者,顽疾不可不除,好书不可不读——且从本书开始。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