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小聚聊天口才不错,可一站到公众面前就卡壳,即使提前做再多准备,仍免不了脸红、出汗、甚至两腿颤抖。这是为什么呢?
越来越多的人自认社恐、极力回避公开讲话,但总有人必须在公众场合发言,比如求职面试。于是花高额学费参加面试培训班,几天速成学习便能当众开口讲话了,可信心满满地回到生活中半个月不到,就被迅速打回了原形。这又是为什么呢?
在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公开讲话:一场没有惩罚的人际冒险》一书中,心理学博士、著名催眠师管玲说,人们逃避公开讲话的主要原因是内心的恐惧不安,口才培训通过语言逻辑、手势、眼神等技巧只能增强公开讲话的感染力,却解决不了根本的心理问题。
在书中,管玲以自己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基础,从心理学角度剖析了面对公众场合产生恐惧心理的根源,并指出从源头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练习方法。恐惧本身是一种情绪,面临危险时,恐惧是自我保护的一种能力。然而,在公开讲话时,人们往往并没有面临真正的危险,那为什么会产生恐惧情绪呢?这需要追溯到婴幼儿时期。
在4个月前,婴儿的交流处于无意识阶段,心理学称之为“全能自恋期”,孩子以为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因为只要动一动念头,世界就会为之改变;4-9个月,婴儿慢慢察觉到妈妈的存在,于是从一人期进入两人期,有意识的交流开始建立。这是一个很关键的转折期。因为从这时开始,孩子开始真正认识世界,并对这个世界产生好奇、形成联系。孩子能不能从自我的世界走出来,真正建立起“我和你”的平等关系,建立起充分的自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此。
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来说,妈妈就像一面镜子,他从妈妈的表情中看到自己,感知自己的感觉。这就意味着,如果妈妈用忽略、批评、纠正等不当形式回应孩子的需求,那么孩子对外界的好奇就会受阻,就会产生不安和焦虑,甚至导致自体与客体不分。
书中对这个复杂的心理成长过程做了详细剖析,并指出,这个阶段遭遇的成长障碍,会导致孩子无法完全走出自恋的一人世界,因而会误把自己(自体)当成他人(客体),也会把别人等同于自己,于是他们会幻想别人怎么看自己,并试图控制周围的一切。
在这种心理背景上长大的孩子,内心戏会很多,他们特别在意外界的看法,害怕因为自己表现不好而失去控制力。而这种希望每个人都欣赏自己的潜在心态,正是公开讲话时恐惧不安的根源,也是很多社交问题背后的原因。
书中说,要想解决社交过程中的恐惧心理,就需要从心理上的一人世界里走出来。而心理问题的解决,需要让潜意识意识化,因为只有先了解自己不曾察觉的心态,才有可能重新做出选择,进而改变下意识的固有模式。
为此,书中介绍了催眠这一疗愈方式。作者说,催眠的精髓在于,能让人在深度放松中看到潜意识中的自我,体验自我的意志,不再被紧张胁迫,从而有能力面对自己刻意压抑的未察觉的东西,在催眠中把潜意识意识化,给自己重新选择的机会。书中讲解了如何在催眠中感知自己的心、身、脑,并分别在这三个层面进行自我调节,同时给出了可以自己进行的三个阶段的催眠练习。当然,更深层次的潜意识意象处理,还是需要在专业催眠师的引导才可以进行。
其实,所谓社交能力,本质上就是感受爱与平等的能力。当我们有能力看到真实的自我和真正的外部世界,就会慢慢着放下内心戏,不去过度关注别人怎么想,而是带着平和的心与他人、与万事万物平等交流。我想,这正是《公开讲话》这本书想要告诉我们的。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