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历史有多长,饮食的历史就有多长。只是在茹毛饮血的时代,饮食尚且谈不上是什么文化,只是填饱肚子的一种本能的生理行为。那么我们如何了解饮食文化,尤其是我们中国的饮食文化历史呢?
在王仁湘所写的《至味中国:饮食文化记忆》这本书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华饮食的发展流变,包括火食之道、礼食中的神食与人食、食制与食具、食案万象等内容。从源头开始了解中华饮食的变化,熟悉我们餐桌上的历史。
这本书的一个有趣的角度是从考古学的视角入手,通过对历史文物的研究和解读,为读者还原中华饮食文化的诞生和发展,了解古人的饮食生活。这其中包括了饮食的态度、饮食的观念、饮食的认知程度。
民以食为天,我们今天所能享用到的丰富多彩的饮食是在漫长的时间里逐渐演变而来的。这些看似平常的一日三餐背后都有一段食物的历史,都是饮食文化中的一环。了解这些对我们来说有什么用呢?饮食可以说是一门科学也可以说是一门艺术,它代表的文化不仅代表了过去,更是现在的饮食的内涵。我们今天的饮食文化或多或少会保留着很多过去的习惯,这既是我们怀念的食物的味道,也是我们怀念的传统。
在茹毛饮血的时代,食物没有多少选择,更不用提需要多少烹饪的技巧。火食的诞生打破了这个局面,也让人类意识到了熟食的美味,但要等到人类掌握了人工取火的技能,人类才真正过上了火食的生活。这里面有提及的生火方式有钻木取火、用火石打火,原理都是利用摩擦产生的火星来引燃。有了火,人类的饮食方式就开始丰富了起来,有简单的烧烤、有“石板烧”等,而食具的出现让这一过程有了质的飞跃。
食具的出现一方面是让人们的饮食结构日益丰富起来,另一方面也是让食物的意义上了一个台阶,有了祭祀中的神食。而随着社会结构的发展,食物除了被用来祭祀之外,食具的使用也有了阶层等级的严格规定,这在商周时期尤为明显,九鼎八簋就是其中的代表。
食物和食具从此有了更多的象征意义,也开始与礼仪挂钩,成为礼仪中的一部分。我们可以看到古代关于进食的诸多规矩,包括食具的使用、食物的配置、进食的姿势、餐桌礼仪等。
除了饮食的方式,食物的种类也是不断地丰富起来。从主食、肉食、蔬菜、调味品等方面,我们可以了解到这些我们今天仍在食用的食物的历史,了解它们是如何被人类征服,如何出现在人类的餐桌上的。
随着人们生活的改善和商业的发展,食肆的诞生也就顺理成章了。饮食文化越往后发展,越加入了更多的元素,与我们的时令节气、传统节日、身体健康、情感需求等等结合在一起。食物不仅可以用来饱腹,它有了更多更丰富的意义。
从只是为了填饱肚子的事情,到演变成为一种文化和艺术,饮食文化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成为了我们文化中的重要组成成分。了解饮食文化,不仅是在溯源我们的餐桌文化,也是在溯源我们的传统文化。
一汤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此言不虚。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