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个人是否“正常”,有两个例子值得关注。一个是根据史实改编的电影《疯人院》,原型来自创立于中世纪的英国伦敦贝特莱姆皇家医院,这是欧洲首家专门治疗精神疾病的机构,伦敦市民可以在这里参观“疯人”。一个是特斯拉CEO马斯克最近接受美媒专访,谈2024年美国大选时称,“我希望我们能有一个正常人当总统。”
两个例子无独有偶,都与一个人是否“正常”有关。在医学发展并不先进的中世纪,一些“不正常”的人被关进了“疯人院”,遭受严酷的管理,甚至被迫害死亡。2017年,考古学家们在新利物浦街站施工现场,挖掘出了约3000具人类遗骸,从贝特莱姆墓地挖出的头骨,有一块石头卡在眼窝之中。据保守估计,这里至少埋藏有2万具尸骸。
用“正常”“不正常”评价人的不止是中世纪的贝特莱姆“疯人院”,也不止希望选一个“正常”总统的马斯克,我们周围都有很多普通人,在他们眼中,并不仅仅是疾病让一个人看起来“不正常”,肤色、宗教信仰、贫穷、性别取向、非婚生子女甚至离婚,只要与传统习俗相违背的现象,都有可能被“污名化”。美国学者罗伊·理查德·格林克在《谁都不正常——文化、偏见与精神疾病的污名》这部专著中认为,这种污名化,并不是事情本身,而是社会文化的强加。
因为,即便是到了医学发达的21世纪,关于人类是否“正常”的现象还在被讨论,一些不符合社会传统价值观念或者只是仅仅不符合个人判断标准的人就会轻易被贴上“不正常”的标签,即便是马斯克这样的知识精英也没能例外。当然,马斯克的说法可能只是一种调侃,表达了他对本国政治的关注,但用“正常”或“不正常”表明他对一些政治人物的评价,也说明了这种社会现象相当普遍。
作者认为,正常与不正常并不仅仅是一个疾病概念,还是社会学现象。每个人都会有点精神疾病,情感痛苦本来就是生活的一部分。但是,相比疾病带给人的病痛,社会上对精神疾病的负面评价更让人恐惧。这种负面评价,就是“污名化”。这样的例子,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二百五”“妈宝男”“巨婴”,诸如此类,也许这些人根本没有精神疾病,只是行为处事与常人不同罢了。
为了深入研究“污名化”的渊源,作者认真考证了历史上关于精神疾病的发展进程,特别选取“资本主义”与“战争”两个因素对“污名化”现象产生的深刻影响。作者用事实证明,治愈疾病并不能减轻或杜绝“污名化”现象,精神病尤其如此。虽然在战争内外,精神障碍被看作对于环境压力的反应被普遍认可接受,但只要脱离战争或战场一段时间,根深蒂固的“污名化”现象又会死灰复燃。
作者对“污名化”的态度,在引用德国医生约翰·赖尔的话中可见一斑:“在世界这个疯人院里,人们进行破坏性的报复,……但是,【在真正的疯人院里】并没有燃烧的村庄,也没有人苦干了眼泪,又哭出自己的血液。”文艺复兴时的欧洲,二十世纪初的朝鲜,都或多或少存在这种现象,时至今日依然。
作为一种由精神疾病延伸出的社会现象,“污名化”的表现形式很多,作者在文中旁征博引众多精神医生、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研究。由于是对社会中一些“不正常”现象的详细描述,更让我们了解到社会群体对某些社会现象、生活习性以及心理和行为障碍的真实面目以及深层次原因。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