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读了《华杉讲透孙子兵法》的数十页,其中谈到了准备和计划的重要性,以及先胜之庙堂后不战而胜、讲大全和同化等,这让我感受到孙子兵法仿佛深受儒家向内发力之心理自觉的韬略呈现,但其实质则是孔儒文化,是传统政治权术的军事表达。联想到最近官方宣布要以和平内化实现大一统,即不战而屈人之兵,再加上台湾民众游行企盼和平的新闻,我觉得这种古老的政治谋略讲求兵不刃血,让人倍感欣慰。
然而,我总感觉孙子讲的是保稳求全、计划准备等逻辑在当前随机且多元的时代语境下不太适用,只可而不可我们的行为模式、我们的交谈、我们的思考都深受一个临时性的时代记忆所深深感染。当多元化、碎片化、交叉、怀疑文化等意识形态逐渐全面普及时,我们这一代人的书写、认知也将不会像《孙子兵法》一样,只尘封为一类不再为后人所需的文化标识,正如我们无法共情昔日百姓对一代目迷狂之深沉。
现在读来,马哲经典也不过是时代化的只言片语而已,又何必执着于权威。喧哗的官场岁月过了三十年,优育优生又过去了三十年,但河东还是河东,河西还是河西,没有啥变化。战争历来都是在出乎意料间打响的,事态也从来都是随机更化而不可控的。如果未来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我相信人类作为生物的本质一定会受制于绝对力量之自然法则,人本及人道作为宇宙狭义范畴之一粟宣告无效,而人类学与物理学的交叉联谊将开启世间新伦理之启蒙。传统价值判断又将重新评估。
因此,我感觉我们要求禅不拜古庙,众人皆是沙弥曼陀,既凡俗一身又了无尘迹。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