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最初称名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后据考在东汉桓帝时已改称为《史记》。《史记》的作者公认为西汉史学家司马迁,但其实其父亲司马谈生前已有意继《春秋》而作史,也开始了《史记》的写作;并在去世前嘱咐司马迁一定要完成《史记》,实际上,《史记》的创作也是司马家两代人的努力和传承。
作为二十四史之首,无论是在过去还是现在,《史记》都具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和历史地位。《史记》包括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同时,司马迁开创了纪传体,重点探究了国家治理兴衰的规律,也为汉朝之后的后世帝王所熟读,以史为鉴。这么长的时间跨度下,有中央集权的大一统时期,有天子诸侯分封制时期,有春秋战国和秦汉,司马迁采用了综合性的体例,十分必要,适应性强。
《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史记》共一百三十篇,526500余字,奠定了中国史学的基本格局。但历时多年,《史记》的版本繁多,且有缺失,公认的材料中缺少10篇。后续的史学家们对《史记》也进行了续写或补充。
《史记》规模巨大,体系完备,影响了后世的史学记载与研究。当时作为太史公的司马迁除了可以接触一些皇家档案和典藏书籍之外,还注重民间口述和传闻,去伪存真。在地域上,不仅记录中央王朝的兴衰更迭,也会考察周围少数民族的发展变化,将其中的社会风土民情写于书中,有一定的世界史价值,正因为《史记》博古通今,包含万象,也被尊称为中国第一部百科全书式的纪传体通史。
作为一本宏伟的经典作品,历来研究史学的学者们都绕不开《史记》,而在《史记》之前的,司马迁写作时可以查阅的丰富史料,目前留世的非常少。随着考古学的不断发展,多项考古发现也已经验证了司马迁在《史记》中的记载,较为客观公正。本书作者对于《战国纵横家书》中与《史记》相左的内容也做了认真详细分析和考证。
鲁迅评价《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都极高。本书不是对《史记》内容的全文翻译,而是重点对《史记》的创作方法和过程进行解析。作者从《史记》的成书过程、内容、体例、取材、史料运用与价值、述史框架、书法、史学理论、编纂、《史记》纪传与传记文学等方面做了系统的梳理和标注,大到全书历史意义,小到标题用字,都解释了其深意,使读者得以从一个更专业更有深度的层面重新认识和学习《史记》,像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致敬。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