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未来,谁也不可知。小朋友会想自己未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小说家会想象未来会发生么有趣的事;科学家会想象未来会出现什么样的新技术。虽然未来不可知其貌,但可知其趋势。作为《连线》杂质的创始人和富有远见的思想家,K·K就通过本书《5000天后的世界》对未来的社会、科技等方面做了一定的预测。当然,预测谁都能做,但是人们谨慎对待这个预测,还是把它当个玩笑,就取决于你的公信力。凯文·凯利(后面都称K·K)在他的处女作《失控》中曾就预言过:科技巨头掌控赢者通吃法则、免费经济和收益递增法则。在大约5000天后的今天,时间就是他最好的证人,充分证明了他预言的正确性!
5000天大约是13年,一个人按照一生80岁来算,那就大约是寿命的16%,大多数人应该都能看到那一天。未来社会,工作方式有什么变化吗?科技产业会出现什么样的改变?国际格局又会出现那些变动?在本书《5000天后的世界》中都会有所讨论,当然也不止这些内容。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看看这本对未来的“预测”,都讲了些什么把……
本书主要分为了7个部分,分别是:工作方式的改变、数字经济的进化,所有产业的重置、亚洲时代的到来、未来科技的变化、创新与成功的困境、5000天后的世界。全文我阅读下来的感受,用两个字来形容就是“具体”。他很少通过大篇的理论或者十分严谨的论述来说明13年后的世界。他更多的是通过一些浅显的案例,还有可能引发它改变的背后的技术,让读者产生错觉他好像去过未来,见识过这些东西,或者我们就在未来,只是我们是“乡巴佬”,他在给我们介绍——刘姥姥进大观园。
书中其实有几个我很疑惑的地方。“镜像世界”和“数字孪生”是在《数百万人一起工作的未来》这一章有着重提到的,“镜像世界”是耶鲁大学戴维·杰勒恩特教授最先提出的概念,即AR世界。在导演史蒂文·斯皮尔博格中的电影《头号玩家》中有类似的情节,根据我的理解,或许这就是近几年很火爆的“元宇宙”概念。我没能搞清楚,这是翻译的问题还是同一东西的不同说法。但是见微知著,从这一点看,目前的未来并没有偏离他的预测。书中也还预言了未来GAFA(亚马逊、脸书、苹果、谷歌的缩写)必定衰败,会被某个现在不知名的VR公司取代。还有未来亚洲的崛起,中国和印度两国人口占全世界的三分之一,在未来亚洲会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书中肯定不仅有这些预言,K·K对食品、交通、财富、能源、教育等多方面都有一定的预测。对于这类书籍有一个是一定的——绝对不会全都是对的。但是我们也不能因噎废食,这本书对于不管是个体还是组织,提前规划、布局未来都是有指导意义的。希望通过这本书,能让你找到未来的路!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