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社会心理学》,厚厚的一本。它的作者是当代社会心理学领袖阿伦森,他是美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荣获三项大奖的社会心理学家。这本书已经出版到第十版,由北京大学的社会心理学课程讲师侯玉波领衔翻译。
这本心理学书籍很全面地涵盖了诸多主题,例如社会认知、社会知觉、自尊和人际吸引。每一章开头都有一个小调查,结尾则有一个思考题,十分适合并能激发我们的创新性阅读和批判性思考。今天,我想分享一些关于亲密关系的感悟。
什么是爱情?我们都向往像梁山伯与祝英台那样坚定不移的爱情,追求真正的爱情,但是我们不知道真爱到底是什么。心理学家认为,爱的定义包括许多内容,包括激情、浪漫、付出和平淡。因此,爱可以被分为伴侣之爱和激情之爱。
伴侣之爱指的是我们对某个人的亲密感和深情,也就是相敬如宾。这种表现经常出现在年老的夫妻之间,因为激情已经被淡化,剩下的更类似亲情。激情之爱则是强烈渴望某个人的感觉。最明显的表现是当对方在现场时,我们会感觉到呼吸急促,心跳加速。当双方的感情顺利时,会感到极大的满足感,但当进展受挫时,会感到极度痛苦。这就是激情之爱。
许多人的爱情始于激情,到最后却变得平淡;而有些人的爱情始终新鲜,直到老去。罗伯特•腾伯格提出的爱情三角理论认为,爱情由亲密、激情和长期的承诺三部分组成。这三种成分可以以任何的形式存在或者不存在,每一种组合都可以转化为一种类型的爱情。因此,有些人的爱情经历非常痛苦,但也会感到极度幸福,这是浪漫的爱。有些人则只有不断的努力和细水长流的柴米油盐,但是充满温情,这就是伴侣之爱。有些人一辈子遵守一份承诺,不出轨也不付出感情,这就是空洞的爱。这三种爱情都存在,但是只有亲密、激情和承诺三者兼具才会是一份完美的爱。
影响亲密关系中的依恋类型。既然我们了解了爱情是什么,那么为什么有些人可以获得完美的爱情,而有些人却不行呢?原因在于爱情是一种关系,我们所有的关系都受到婴幼儿时期经历的影响。研究人员发现,人们在婴幼儿时期和父母的互动会导致恋爱时的不同表现,而这种互动就叫做依恋。
科学家发现,婴儿和他们的看护者之间会存在三种关系,分别是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和焦虑/矛盾型依恋。具有安全型依恋的个体在幼年时,提出的要求总是能被即使回应,因此获得了足够的安全感,即使看护者不在,他们也不担心被抛弃。这些人长大后有着最持久的浪漫关系,可以在亲密关系中体验到最高的满意度和承诺感。
具有焦虑/矛盾型依恋的人小时候常常得不到看护者的及时回应,所以表现出冷漠和愤怒,难以被安抚。这类人的浪漫关系持续时间最短,也最容易开始一段关系,如果是男性,那么他们的求爱时间最短,常常会在还不了解对方的情况下匆匆确定关系。
最后再说说回避型依恋。这类人在婴幼儿时期渴望父母的回应,但好像知道父母会拒绝,所以会隐藏自己的需求。长大后,他们最不容易开始一段浪漫关系,总是和别人保持着距离,担心自己会被别人拒绝。
可见,婴儿时期父母和孩子的互动会造就不同的依恋。积极的互动有助于孩子建立安全感,形成安全型依恋,有助于以后亲密关系的建立和稳定。
然而,婴幼儿时期的安全依恋也并非一成不变。科学家做过一个实验,让参加过依恋类型测试的受试者在实验结束后的几年后,再次填写了依恋类型问卷。结果,25%-30%的人的依恋类型改变了。这和交往的对象有关,亲密关系可以让我们“婚姻是人的第二次生命,对的关系可以让双方都得到滋养,错误的人却会让我们两败俱伤!”愿每个人都能拥有健康的关系,收获美好的亲情、友情和爱情!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