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长河中的改革家,无论生前还是身后,往往都是备受争议,他们倘若没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强大精神力量作为支撑,又怎能推动一场场轰轰烈烈的社会变革运动?商鞅如是,王安石如是,张居正亦如是。
以往在各种书籍和视频中零零散散地了解过王安石变法以及他的生平,也曾想过阅读梁启超先生的《王安石传》,可怎奈文言文太过艰涩难懂,总是耐不下性子读完,以致于一直未曾细致系统地了解过王荆公的一生以及他倾注了无数心血的变法,颇为遗憾。直到今天,这本《大宋宰相王安石》总算是了却了我的夙愿。用简单易懂的文字完整系统地讲述了王安石的一生,波澜壮阔却又略显孤独。
王安石自小因父亲职位调动而周游各地,目睹了民生之多艰,这也为他日后的改革奠定了思想基础。弱冠之年,他又亲眼见证了庆历新政的推行与覆灭,范仲淹和欧阳修的倒台让他领悟到,皇帝用人主要凭人际关系和个人感情,这也成就了他与神宗这一对君臣相得的佳话。
王安石亲手操持变法的实施,内容涉及民生、军事、人才等各个方面,宋军战力为之一振,一举收复了西北大片失地,国家财政收入也年年攀升。面对如此欣欣向荣的景象,王安石挥毫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元日》,诗曰:“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极力渲染的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显示着变法取得的卓有成效的结果,同时也是通过元日辞旧迎新的习俗来寄托自己坚持革除旧弊、推行新法的政治抱负。
然而,但凡是变法改革,就定会触及一些人的利益。变法伊始,王安石就遭受了保守派的猛烈攻击,欧阳修、司马光、苏轼这些曾经的良师益友,如今却都激烈地批判着他的变法,王安石成了最孤独的人。但也正是如此,王安石身上那股“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圣人之志愈发彰显。
但文人君子之交总是令人动容和敬佩。欧阳修外任后仍拒不执行新法直至病死任上,对此抗命之举,王安石非但没有追究,反而在欧阳修死后令其极尽哀荣,并情真意切地写下了《祭欧阳文忠公文》。苏轼因反对新法而数遭贬谪,但他仍与王安石私交甚笃,二人以诗歌相和,友谊至深,令人慨叹。司马光是反对新法的总司令,当政后仅用数天便全盘否定废用了新法,使得王安石郁郁而终,就是这么一位死对头,却始终敬重称赞王安石的人品道德。君子之交,和而不同,当如是也。
这本书的文字确实简单易懂,能保证我不会因晦涩半途而废,但有些突如其来的外貌以及过度幼龄化的文字令人尴尬。此外,本书对王安石变法的内容极尽赞美,完全忽视了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而且赞美也只是人云亦云,并没有什么独特深刻的见解。因此,本书作为了解王安石一生及其变法的入门书籍是很合适的,但若想深入研究和学习,还是要多多阅读其他相关著作为要。
由于宋徽宗和蔡京的偷天换日,打着恢复新法的旗号盘剥百姓,因此宋后之人将靖康之耻归咎于王安石和新法,数百年间一直极尽批驳之能。但是,历史终将证明也终于证明,王安石是一位杰出的、伟大的改革家!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