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在各个领域都声名很广,甚至推出了英文版课程。去年双十一时蒙受购买,并预定看完,但到2023年05月18日之前,我仅仅只看了薄册子的3章内容(来访者决心咨询+初诊接待的过程),而且对内容匆匆忽略,没有形成深刻的印象。但在最近的一些案例承接和督导过程中,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本书了。在童话角色的外面,书中蕴含着资深咨询师的标准咨询过程和英国咨询师的生活趣味(看起来很英式)。如果你是专业人员,我推荐《心理咨询师的问答艺术》,它由美国咨询师制定,督导和新手一同解析过程,详解精神分析等细节(但医保等事项的细节可能存在国情差异)。另外,我还强烈推荐故事集《心理医生的故事盒子》(作者是阿根廷的豪尔赫.布卡伊),它是完型学派的哲学故事,能够启发思考。该书适合国人自我开解和咨询参仿应用,因为东方哲学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同样,在喜马拉雅上,有些专业人士对该类书籍进行了讲解,他们经验丰富,表述生动有味,适合广大人群。
言归正传,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涵盖2个线索。第一条线索涵盖着心理咨询的设置,这是初入行的咨询师最容易犯错的部分。但心理咨询中,来访者为中心原则都已经通过一些故事进行了很好的阐明。对于“助人”和“求快”的情结,我们需要保持警惕。通过一些细节,如付费定期、来访者主导工作、全程主动进行自我探索、主动目标设定、完成咨询后的工作(如作业)等方式,我们可以避免犯错和破坏设置。此外,我们要关注定期的设置,由每周一次常规节奏逐渐转变为每三周一次,这样可以使来访者尽早进入自我分析、体悟和演练的过程。正如康复后腿脚逐渐康复和离开拐杖。中间,来访者可能会尝试依赖咨询师,但我们需要坚持设置,包括时间和边界,让来访者真正成长,同时保证咨询师有精力复盘研究该过程。
另外,第二条线索则涵盖了精神分析的理论。了解EgoState的分析过程, 对现象进行溯源和分类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情结所在。我们可以将其去分析咨询中和咨询间进行的自我分析和领悟。我们需要关注儿童自我状态、家长自我状态和成人自我状态。面对各种压力,我们会采用不同的应对策略。儿童采用撒泼、怄气、任性、郁闷、拖延、厌烦等策略,但这些策略都是情绪化不成熟的。家长也会通过控制或关注孩子来适应不同的情况,但这种适应可能对人际交往造成困扰,尤其是控制型父母。在这本书中,作者提出了一种非常特殊的情况,即面对自己内在的家长时,蛤蟆充满自责。因此,我们需要学习人生坐标以及交往策略,以分析自己和他人的策略和关系交互。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在中立而包容的状态下建立好的咨访关系,保持同理心。作为咨询师,我们还需要关注来访者的过程感受和行为,形成一些成长的启发,吸取一些教训,反思咨询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我们需要保持学习和体悟,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独特咨询风格。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