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篇所记,发生于苏格拉底被诉慢神之后,开庭之前。游叙弗伦以了解神事而自居且著称,其以敬神之名讼父杀人。应诉的苏氏遇到起诉的游氏,讨论何为敬神。过程大致如下。
苏氏问,何为敬神游氏答,如我讼父杀人即为敬神。苏氏说,这是个例,而非定义。游氏答,为神所喜者为虔敬,为神所恶者为亵慢。苏氏说,神之喜恶不一,故同一事,为此神所喜,为彼神所恶,则为之者既虔敬又亵慢,如何解释修定为,神所共喜者为虔敬,所共恶者为亵慢。对此,苏氏说了一堆云山雾罩的话,没看懂。游氏说,正义的事中,事神的部分,为虔敬。具体地说,就是祈祷与献祭。苏氏曰,祈祷是求,献祭是予,人能求福于神,人能给神什么游氏说,神无所需于人,但是珍视人类的崇敬与赞美。人类的崇与赞,便是虔敬。苏氏说,珍视即为喜,既言为神所喜之事,岂非返回原议游氏说,我先走了。
游氏以知神事自居,尚难自圆其说,这一情节,透露一极为重大之问题,即时人对神的想法、说法、理论,实在模糊不清,表面看似堂皇,人人信誓旦旦,实则经不起逻辑推敲。然而,比此更为要害重大的问题,是当时的苏格拉底不仅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并且用逻辑推理的方式揭穿了这一问题。时人对神的认识,是典型的非理性思维,而苏氏的盘问,则是典型的理性思维。虽然苏氏也承认神的存在,且其理性思维也并不总是得出正确的结论,但其理性之特征,是明显的。
最近读《刘擎西方现代思想讲义》,说现代起源于启蒙运动,以理性思维为动因与特征。两相比较,令人不禁疑惑:既然理性思维早在苏格拉底时代即已存在,那为何到启蒙运动才得以光大,并致开启了人类的现代进程。
苏格拉底死到临头,还在难以自抑地施展逻辑盘问之惯技,可谓理性之死性不改。在群盲与独醒的对比中,我们又能窥见什么。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