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自己理解,拆解下小说中悉达多的人生阶段。
悉达多的人生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中间经历了三次大转变。
第一阶段:思想上的潜修者。山非山,水非水
无论是婆罗门之子,还是沙门,悉达多时刻保持学习,以追求更完美的思想境界。他是个优秀的婆罗门,也是个卓越的沙门。他会虔诚高雅的祷告、和神对话、也会深度思考、保持斋戒、耐心等待。
转变缘由:经对乔达摩的观察和与他的对话,悉达多深感思想层的追求看不到边界,他欲寻求更大的超脱,找到真实的自我。
第二阶段:感官世界的经历者。山即山,水即水
悉达多走进了真实的生活,关注身边一草一木,品味人间百态众生,感受世俗钱权色利,沉浸人世烟火气息。这个阶段他将思想的追求与准则埋藏心底,通过丰富感官的学习和认知,想求得更完满的自我。
转变缘由:世俗的侵染下,悉达多认识到自己内心思想追求和现实自我之间的强大落差,他对自己绝望,需要告别现世的状态。
第三阶段:缄默的听水人。山水相伴,水山相依
和老船夫一起生活,一起听河水的反馈和教导,一起感悟生命和世界的变化,将思想和感官融合统一,宁静且圣洁。
转变缘由:爱人离世、儿子叛逆,让从未感受和思考过父子之爱为何物、平静多年的悉达多不知如何处理,关键时刻,河水和老船夫做了最终点拨。
第四阶段:河水深处的圣人。山即水、水即山
悉达多将爱、思想、感官、一切事与念,甚至时间,做到了圆满统一。他的认知里,一切都是真实,一切也都为虚幻。所有的一切都承载了时间的力量,有多种可能,有多种形态,新生的生命也背负着死亡,流动的滚石也会成为花果。时间为一个尺度,悉达多站在更宏大的尺度下看待一切。同时,以大爱爱一切,没有褒贬没有不公。这样的认知和大爱,让他最终修得了宁静。
以上是自己的理解和拆分,也欢迎豆友们的指正和讨论。
聊聊自己的感受。
忘记是第几遍读这部作品,已没有之前那么有冲击感。阅读当中,还是会有释然的感觉在,只是合上书的那刻,便会立即重回现实。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并没有打造更纯净的内心,反倒让认知变得越加现实。
曾经对悉达多的认可,再次读来也有些改变了味道。并不大喜欢第一阶段的悉达多,年轻的他虽然优秀出众,但是也傲慢不驯。对父亲恭敬,但也会坚毅的站一夜来满足自己的诉求,却不考虑父爱的波澜,当然,后面他在河边也顿悟到了那一晚的荒诞并悔恨。对友人不够礼貌尊重,在心底便将乔文达视为自己的影子随从,直接打断、驳斥乔文达的话语,这不是对朋友该有的态度,更不是一位高贵的婆罗门的姿态。后面的悉达多,有了“人”的感觉,通过文字会共情于他的处境,感叹他的升华和平静。
有个情节很戏谑,也有些悲哀。悉达多富足了二十年,醒悟后来到河边,竟忍不住饥饿的折磨,顿感痛楚,曾自以为傲的思考、斋戒、等待三个能力中的斋戒力,竟然丧失了。永远不要丧失自己的优势,尤其是别人没有的优势。明确的目标也好、竞争力也好、本性本念也好,游历人生,利刃不在多,有就抓在手里,总会用得到。
乔文达。是个一直在追求的人,勤奋、刻苦,有意志力,且目标感极强。他会因悉达多的优秀而跟随他,会因乔达摩的盛名而主动提出前去学习,会因乔达摩的法义而投其麾下。但是,乔文达的目标感太强了,强到他只知追求超脱,按照教义去活去行,而两次没有认出眼前人竟是自己早年的好友悉达多。并非认不出,而是在他的意识中,不,他根本没有这个意识,因为那不在法义里。即便最后的沟通中,他也跟不上悉达多的想法,反问为什么要聊一颗石头?这和法义有什么关系?他执着于法义,执着于法义中的文字。放在现在,他是个优秀的学习机器。
曾经以为,终其一生,我们都在寻找,寻找真实的自己。
但这次读完,突然觉得,生命不在寻找、也不在感悟,生命其实没有意义。因为存在,所以不得不去面对,为了让生命获得平和与宁静,所以就用大爱的心态去对待一切。
还有种方式,佛教一直宣导的,放下。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