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酸,大多数人脑海当中冒出的会是山西的“醋”酸,但是如果到访过贵州的人,理解“酸”就不会这般狭隘。因为相比其他地方的酸,多是作为调味或配菜,但贵州人的酸,就是食物的底色。
在贵州,万物皆可酸。贵州人吃酸,是一种适应自然的选择。也正是这种地理环境的差异,造就了美食文化的迷人之处。而酸食,是发酵的结果,这种古老而又重要的食材处理方式,已经超越了食物本身,蕴藏着人类与微生物相处的智慧,也由此延伸出独特的生活智慧和文化知识体系。
《远方之地》每期围绕衣、食、住、行、用中的一个主题展开,探寻各地方的独特文化与生活方式。
首期《远方之地:吃酸!》编辑团队试图从酸味之中描摹出“发酵”的文化脉络,他们走访了黔南地区的布依族村寨,深入当地人的日常,探寻还在使用发酵这种制作方式的族群以及他们的生活状态。
酸,是一种传承。
在贵州,有一句名言,叫“三天不吃酸,走路打弯串。”
关于这里的人为什么食酸,有一种原因是当地不产盐,因此价格昂贵,为了摆脱这种缺盐的困境,经过世代的琢磨,终于想出了用酸来代替盐做饭方式,于是开始出现了贵州酸味菜。
还有一种说法源自贵州的独特地理状态,在深山密林的贵州常年蛮烟障雾,湿寒的气候造就了贵州人爱吃酸的嗜好,因为吃了酸才会有食欲,有了食欲才有力气干活。
在贵州,通过酸衍生出来的美食,数不胜数,比如说酸汤鱼、酸青菜、酸豆米、酸萝卜、酸辣椒、酸汤粉等等,但凡能吃的,都能制作成酸食。
在贵州每家每户都会有一缸用来制作“酸”的酸坛子。而且每一个经手的制酸的人,都会依照自己的喜好和想法与食材“对话”,做出更适合自己的味道,再加上制作时候的每家每户的微妙差别,造就了不可标准化的味道。
就像在荔波开店的陆小妹经营的酸臭火锅,她用的酸臭就是从外婆给她的一小坛发展而来的,还是她结婚时候的嫁妆。而她的手艺现在传承给了儿子。
这也是酸食中最迷人的部分。
发酵,是一种饮食文化。
随着工业化食品、规模化种植、标准化养殖的技术不断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人们越发认识到天然食物重要。而发酵食品的流行,说明消费者对天然健康产品的追求日益强烈。
酸奶就是一种具象的发酵食物。酸奶最初是游牧民族的人储存鲜奶的一种手段,它不仅可以代替盐提味,而且酸奶经过发酵,还会产生一系列的维生素,满足当地人对维生素的需求。而当酸奶带入到城市中,人们对肠道菌群的了解,酸奶的营养价值被传扬,吃酸奶甚至成为一种流行,美味可口色泽诱人的酸奶,受到各个年龄阶段的人群欢迎。
精酿啤酒也是发酵的产物。相比于传统工业啤酒,精酿啤酒更多元,更开放,更独特。酵母让麦芽、酒花的香气浑然天成,也赋予了精酿啤酒健康独特的品质。还有酱油,是黄豆和谷物发酵而来,同样是靠微生物的酶分解蛋白质产生氨基酸,得到鲜味。
东西方的餐饮,都是随处可见发酵的过程。相较于加工食品总是列出一大堆看不懂的化学添加,发酵食物的制作过程天然,且无多余添加以及防腐剂,加上营养价值高,不仅促进肠道菌相平衡、提高免疫力,还可降低血脂血压及预防癌症。种种益处恰好满足现代人对健康、干净饮食的需求。
只要生活中随处课件的食材,经过一定的加工就能补充人体所需营养,而这种食材的处理方式,也描画出一种背后的饮食文化。
《远方之地:吃酸!》透过不同的生活方式,感受地方文化与都市生活产生的奇妙联结,以及蕴藏其中的灵感与智慧。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