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无法想象一个没有厌女症存在的世界”,此言振聋发聩。父权建构的社会语境是如此根深蒂固,乃至于假使把女性相关词汇去掉,甚至没办法骂人;“好man哦”“好娘哦”不论放在什么性别上,都是一褒一贬,却没有人发觉有什么不对。
曾几何时,母亲竟用这一套糟粕禁锢自己的女儿。女性步履蹒跚地穿越高压社会中的枪林弹雨——子弹是结婚相夫教子、年龄大了嫁不出去、女人要什么事业、多子女家庭资源分配不公平等等等等,男宝巨婴却可以直接被托举到资源的高地上。
陷入困境中的女性很容易想通过使用男性话语模式摆脱困境,但此举无异于助纣为虐,爬上去的女性更加痛踩较为弱势的女性。有多少强势的女儿没有蔑视过处于悲惨状态的母亲,有多少事业型女性没有想过我才不要变成家庭主妇。
我很赞同上野老师的观点,“女性主义否定的是男性性,而不是个体的男性存在。”以及,“女性主义并非是让女性成为强者的思想,而是一种寻求让弱者以弱者的姿态得到尊重的思想”。
女性主义的战斗殊为不易,它不仅是与外部的战斗,更多的还是与自己内心的战斗,与司空见惯的强者对弱者之厌弃的战斗。砥砺共勉。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