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本买了很久,现在才读的书。
来源于第戎科学院(法国)发表的“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的征文启事。当然,卢梭也是法国人,于是他写了这篇论文。初读可能有点拗口,毕竟翻译过来以保持原意为主,但基本能理解意思。
这时候就能理解到思想家哲学家的深邃了,他不是沿用古已有之的道理,而是从“无”出发,通过与他人观点的辩驳和“假设——论证”来形成自身的一个个观点。由此也可窥见资本主义发展时期的思想动向,神学与逻辑学的交织。
野蛮人,是文中出现较多的一个词,社会特性对其无效,仿佛拥有了“霸体”技能。一切回归到自然后,从欲望的起源来探讨君主的出现、社会和律法的制定。
爱,生理层面指的是想要与异性结合的普遍欲望,而精神层面则把这种欲望确定起来,并锁定至唯一目标,或者至少对此目标的欲望更加强烈。因为后者是社会产生的人为情感,往往比自然的来很狂热,这就很好解释了社会上为什么会产生危险——求不得,爱之深。
对新环境、新事物的适应,享受各种舒适享受,从此成为习惯,最终,人类因失去而感到忧伤,却不会因为拥有而感到幸福。所以,适当忆苦思甜,我觉得很有必要,且是增强我们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关于辩论,卢梭的观点很有意思。“它们可以用于解释已经存在的事件,但是并不能用于证明这些事件的存在本身”“因为,尽管男人与女人之间的稳定结合确实对整个人类物种有利,但是我们并不能由此推论出这是大自然的本意。否则,我们就必须承认大自然还建立了文明社会,发明了艺术、贸易以及所有人们声称对人类有用的东西”。
《社会契约论》在本书中稍有提及,在本书出版后7年出版,有兴趣可以读一下,观点历久弥新。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