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你一定读过这些脍炙人口的诗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些都出自大宋抚州临川人,王安石笔下。因为几乎家喻户晓,所以王安石的名字也被大家熟知,联代他的诗人身份,但让我们容易忽视的是,王安石还是大宋锐意进取的改革家、权倾天下的宰执大臣,搅动风云的千古名相。
出版专著35部、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的资深传记文学作家,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理事、中国王维研究会副会长毕宝魁先生所著《大宋宰相王安石》在读者面前呈现出了这位北宋时期卓有成就的政治家和文学家王安石非凡的一生。
本书并不像一般的人物传记那样行文,它更像搭建了一个宏伟的历史舞台,曾经的历史人物一个一个登台,与主角,也就是本书的主人公王安石一场场风云际会恩怨情仇的纠葛过后烟消云散谢幕而去,观众不免唏嘘感叹,但也因此加深了我们对于大宋神宗时代历史的了解,对于那些文学名家曾巩、欧阳修、司马光...更加立体的认知。
当然本书最为客观还原的还是那个自幼就聪慧有礼、家教严谨、好思敏学的王安石。从他的成长经历、入仕、交友、为官、持家、执政、变法到辞相、隐居,作者都在正史的基础上用轻松质朴的语言一点一滴讲述给每一位读者。
我印象最深的是那段王安石小时候与神童仲永的会面.....1033年,12岁的王安石随父亲回金溪探亲,在舅舅家遇见了与自己同龄的方仲永。他请方仲永作了几首诗,看后他有些失望,感觉还没有自己写得好。1043年,22岁的王安石考中进士一年多并当上了扬州签判衣锦还乡,从扬州回到临川,又想起方仲永的遭遇,写下《伤仲永》成就千古名篇。
本书正是将历史事件、诗词名篇、学术研究等巧妙融合,形成了这本书独特的风格,既不浮夸又不生硬。在中国历史上,王安石是一个颇具争议的历史人物,有的人说王安石是北宋灭亡的罪魁祸首,也有人称其为品德高洁的政治完人。
看过这本书,你可能会有自己的判断。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