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与书的际遇
2021年夏天,在浦睿实习的时候,近水楼台先看了这本书的初稿,有幸做了一些基本的校对工作。
初稿的质量已经很高,大体就做了一些标点和书面用语规范的修改。我不太喜欢改动别人的稿子,所以修改之处非常少。后来普照老师说我看得挺好的,我还有些惊讶,因为在我现在的编辑工作中,还经常会被前辈指导,说我看稿子粗糙,大体就是说我改动的地方太少,很多可以改的地方我都没有改。因为我总觉得作者的表述一旦我可以理解,那么就想尽量尊重原作。
后来看见成书里面的章节顺序是有调整的,书名也不一样了。当然可能最开始书名也没有确定下来。当时叫《打工记》,里面第一章讲的是在上海的故事,我当时觉得对于很多场景的描述有一种地缘上的亲切感,比如说嘉善路、喜士多、自行车店,好像作者踩在我熟悉的地毯上讲故事的感觉。这也是非虚构的一大魅力,那些生活就发生在每天路过的地方,但是却对它所知甚少。后来书名变成了《我在北京送快递》,当时我还去问了一下普照老师,他说一样的,那种感觉应该是大抵书名已经定下来了,我些许有些遗憾,然后想想如果换成是“我在上海打工的回忆”不知道会不会遗憾会降落一些。
坦白说,书在今年出,我是有一点惊讶的。校对初稿的时候,我还在读研究生,毕业论文都没开始写。后面硕士论文已经写完了,答辩也结束了,工作找了好几轮,最后尘埃落定去做了同领域的不同方向,时间似乎很久很久过去了,我终于在豆瓣上看到这本书的诞生。惊讶不是因为这本书的周期,图书行业十月怀胎是很正常的。惊讶更多的是,这本书最早出现是网络文章引起的热度,而后被一些有心的编辑发现,想赋予其一些热度之后持久的思考和意义。网文阅读和图书出版是很不一样的,一个很迅速也很随性,另外则需要三审三校和更多的意见与环节。我本以为做这样的图书需要蹭一些网络热度,最好在它热度还没有消散的时候及时跟进。
事与愿违的事情太多,2022年春天的上海,停滞了几个月。所幸的是,在今天,还是有这么多人喜爱读这本书,说明它具有网文之外的气质和魅力。
其实这本书也是我开始编辑工作遇到的第一本书,就好像书中的作者也从事过很多行业,辗转一些地方,但是第一份工作总是会有些不同的感觉,我对于当时遇见的很多编辑都有一种天然的尊敬感,虽然也许交流并不是很多,对于很多工作内容包括翻译、审稿校稿等也很感兴趣,这都让我之后选择从事这个行业多了一些心甘情愿,可是在就业时却没有留下了。就好像书中有一段话这样写:
“我之前也辞过很多工作,但这次是最感愧疚的,我觉得亏欠了那个店长。因为后来我还在附近上班,过了几天,我买了些水果,想送进去给我的那些短暂的同事和店长,顺便表达歉意。可是临到店门口,却始终鼓不起勇气进去,在马路对面徘徊了十几分钟,最终还是放弃了。那些水果最后被我自己统统吃掉。”
二、对书的触动
我想这本书对于我来说最大的触动,就是作者以文字的形式书写自己生活的赤诚,这件事情听起来似乎简单,但其实又没有那么容易。就像我一路文学专业读下来,看书就像呼吸一样习以为常,但是除了完成学业、工作之外的东西却很难写了,那种感觉就像是在持续性的上班,没有休止了。而作者在自己的工作之余可以栖息到另一个世界中,得到一些精神的的慰藉,就像王小波说的“一个人只有今生今世是不够的,他还应当有诗意的世界”。
我很羡慕这种生活方式,但是除此之外,实习的时候我正在着手毕业论文,我的研究对象是雅克·朗西埃,如果熟悉朗西埃政治理论的人会想到“无分之分者”与此之间的关联,简单说,朗西埃对于社会等级保有持续性的关注,他的政治理论也致力于对平等问题的研究,这和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是不同的,朗西埃认为所有人在感性体验中享有平等,尤其是将这种感性体验表达出来之时候,这种审美的创造使得原本一些社会边缘的东西被看见,被忽视的东西被发现。全书作者有很多自己工作中感知体验的表达,比如:
“喝酒导致的另一个问题是,睡醒后我还是醉醺醺的,幸好我是走路上班,我真真切切地感觉到,每一步踏下去,路面的高度都不相同,而且说不清楚是我的身体在摇晃,还是这个世界在摇晃。假如没有醉得那么厉害,我就会感到困乏,觉得像是完全没有休息过一样。在上班的路上,经过一排平房,闻到屋里传出的饭菜香味,看到别人已完成一天的劳动,正惬意地瘫坐在沙发上,我深深感到这种休闲的时刻才是真正的幸福……”
这段文字写出了一个昼夜颠倒的工作者身体的恍惚与思想的挣扎,也从工人自身的角度讲述了业余生活状态。这与朗西埃在《劳工之夜》中所做的书写工作不谋而合,在该书中朗西埃鼓励工人们晚上走出工厂,像上层阶级一样去参加聚会、散步等,他认为“对夜晚的征服就是他们获得自身解放的第一步”
夜间生活实现了工人们对原有感性分配模式的重构,从而打破在工人共同体的循环生活。对工人而言,审美平等意味着他们有了与艺术家一样多的闲暇时间从事写作、绘画等事情,而这首先需要获得一种时间和位置上的平等,实际上,工人写作、写诗并不是努力去成为工人诗人,而是去完成一种向往的生活,这种审美平等的追求体现了蕴藏在个体身上的乌托邦潜能,自由和平等都成为可追求之物,社会精英、工人与农民等在审美经验实际是平等的,艺术则是所有个体身上尚未开拓出的蕴藏着艺术创作的可能性的空间。
从理论回到现实生活中来,因为当时我对朗西埃十分着魔,以至于万物皆可法国理论,但是它带给了一些理论,让我看待这一类书充满希望,同时也期待作者保持笔耕不辍的热情,工作、生活、写作。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