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方法的支撑在于“一切以客观为准”,这一思想是现代文明成就的关键。不同的人们由于族群、立场和个人经历等因素持有各自不同的观点,而科学家则试图消除这些先入为主的非理性因素的影响,以理性追求最优解。如果一位高度智慧的外星客人来到地球,毫无先入之见地看待人类文明,他与科学家的看法应该是高度一致的。《星际信使》以这种宇宙视角审视了人类文明。这一写作思路并不新奇,在西方历史上,像《波斯人信札》、《太阳城》、《格列佛游记》和《镜花缘》等作品都是借助于异邦人或游历者的视角,来对当时社会提出批评。《星际信使》则是借助宇宙视野来做同样的事情。本书以科学与社会开始,以生命与死亡结尾,引导读者从更广阔的背景下思考面临的风险、性别、种族、法律等问题,并对当下美国社会的某些现象提出批评,揭示了“常识”中的荒谬之处。
泰森思维活跃,书中许多内容都是“脑洞大开”。在第2章“探索与发现”中,他以穴居人关于先解决洞内问题还是出去探险的争论来回答为何不将探索太空的巨额花费用于解决社会问题的质疑。在第5章“风险与回报”中,他以烟民有1/8概率死于吸烟的例子为引,设想政府将某日指定为“烟民日”,每8个吸烟者中的一个会随机抽一口香烟就爆头,这一行为将导致美国街道和吸烟室散发着400万具无头尸体,同时这个数字是美国在所有武装冲突中死亡人数总和的3倍。这样的画面可以让烟民更直观地认识到抽烟致死的风险。此外,一些脑洞只是一带而过,没有进一步展开,相关学科的读者可以用本学科的方法进行思考。例如,法科生可能会对第9章“法律与秩序”开头所提出的“如果你杀了一个外星人,这算不算谋杀”的问题感兴趣。这个问题涉及到法律上的“人”的定义以及如何评估外星人的生命权利。此外,如果这只是一个娱乐性的问题,那么“在另一个星球表面,哪个国家的法律适用”将成为不久的将来需要解决的空间法问题。对于像我这样的死理性主义读者来说,泰森有时简直太嘴了。在第6章“肉食主义者与素食主义者”中,他指出,以任何方式区别对待某一动物的冲动都可以称为物种主义,如果选择完全不吃动物,成为素食主义者,这就是对植物生命的物种歧视。他设想了一个从星光和矿物质中获取能量和营养的外星人,他们看到所有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即植物,而动物和人类则是杀死植物的野蛮掠食者。这种说法直接影响到了素食主义者的根本观点——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都依赖于环境的供养。
泰森基于宇宙视角对许多问题提出了崭新的解释,更重要的是他展示了一种思维方法。如果我们像科学家一样摆脱预设的立场,以逻辑关系和数据构建真实的事实,我们将获得全新的视角。例如,他从统计学的角度对陪审团制度提出批评,与法学界通常基于公正、程序等角度分析有所不同,这很有启发性。如果在本世纪内,人类开始移民火星,许多地球上固有的观念可能会被推翻。届时,这又将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呢?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