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高铁掌掴事件在网上引起了大家的激烈讨论。有网友力挺女孩,认为她是受害者,但也有网友对女孩的行为表示不认可。为何同一事件,却引起了不同人不同的看法和讨论呢?他们是根据何种判断来解读的呢?艾略特·阿伦森教授在他编写的《社会心理学》(第10版)中,让我们了解了这个问题的答案。
艾略特·阿伦森教授是世界上最负盛名的心理学家之一,是历史上唯一一位包揽杰出写作奖、杰出教学奖和杰出研究奖三大奖项的心理学家。他毕生都致力于社会心理学研究,并认为生活处处都是社会心理学。
那么,什么是社会心理学呢?社会心理学是探讨人们的思想、情感及行为如何因他人(父母、朋友、上司、老师、陌生人)真实或想象存在而受到影响的科学研究。
比如,在高铁掌掴事件中,通过观看视频后,有的人觉得小孩子的父母有错在先,但依然强势,还动口动手在前,应该受到处罚;而有的人觉得女孩如果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也许矛盾就不会进一步激化,女孩的做法也应该受到处罚。该事件,不同人受到了场景画面的影响,从而产生不同的情感与态度。这种行为的产生便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行为是深受着社会环境的影响。但可能我们未能充分认识到社会情境的力量,更倾向于将复杂的情境过度简单化,或者只看到表面的现象,未了解底层逻辑。
比如,高铁掌掴事件的起因是因为3个小朋友在地铁上踢前面座位而父母未能阻止引起。调皮是小孩子的天性,假如小孩子是在家的环境中,这样的玩法无可厚非。但在地铁上,公共场合,行为应受到环境的约束。可小孩父母觉得这只是简单的小孩子不懂事调皮行为,当前面座位女孩提醒制止时,父母与她争吵了起来。小孩父母低估了社会情境的力量,此时此景,他们的行为引起了女孩甚至大众的不满,从而让矛盾更大爆发。
人类是复杂的有机体,在特定的时刻,我们的想法和行为是由各种交叉动机引发。所以,即使同一想象,不同人解读,会产出不同的效果。
比如,在高铁掌掴事件中,女孩搭地铁是希望有个舒适的环境,让她保持良好的自我感觉的需求,可因小孩子的捣蛋,让她感觉不适。她解读小孩这行为是不文明,并希望小孩父母可制止教育,可却未收到效果,从而引起她的反抗。小孩父母,对于小孩的捣蛋行为,他们解读为这只是小孩的天性,不应该制止与指责,甚至还维护小孩,出口反击女孩。小孩父母的行为其实是在维护自己的自尊,希望保持良好的自我感觉需求。女孩与小孩父母的行为都是在保持良好的自我感觉需求,这也就是她们解读现象的基本动机。
《社会心理学》中还有很多类似的关于生活和社会现象的解读及应对方法,涉及社会认知、社会知觉、社会影响、自我理解、从众与服从、人际吸引、亲密关系、侵犯性、偏见等话题。它是一本教科书,更是社会心理学历史上的一部经典著作。它启迪我们的智慧以应对复杂的现实生活。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