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的纽约,曼哈顿一间没有暖气的公寓里,三十三岁的穷作家海莲偶然看到一则伦敦旧书店的广告,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她给这个地址写了一封求购旧书的书信,列出了正在求购的书单和自己的心理价位。
谁也没有想到,从一封普普通通的邮购信开始,这个手头拮据的女作家和英国一家古旧二手书店维持了二十多年的书信往来,谱写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故事。
收到精美的旧书,海莲会惊喜的回信“把它放进我用水果箱权充的书架里,实在委屈了它”,买到不满意的书,她也会写信抱怨“替我转告英国圣公会诸公,他们平白糟蹋了有史以来最优美的文章”。
即使没有见过海莲,在一封一封的书信里,一个性格直率,爱书如命又挑剔的女生就这么慢慢的浮现在了众人面前,让人感受到充满热情的生命力。
与此相对的,在天涯的另一端,书店的工作人员每一封信里彬彬有礼的回应着海莲的购书需求,列明符合要求的书以及相关书籍的细节。
当海莲附上一张四元的美金并写道“你就拿多出来一角二去买杯咖啡喝吧”,工作人员在回信中就会特意提到“我们会将多出的一角二分先计入您在敝店的专属账户中”。
字里行间,一个细心又古板的英国绅士也浮现在了我们的面前。
故事的展开有的时候只需要一个小小的善意。
当海莲从楼上的邻居那里知道当时的伦敦由于二战正在物资配给管制中,每个人每个月只能分到一只鸡蛋时,她慷慨的通过丹麦的代买服务给书店的所有人员寄了一条六磅的火腿,希望所有人能分的一些作为圣诞礼物。
在这份难得的善意面前,书店员工的落款终于从FPD变成了弗兰克.德尔,书店的员工也开始偷偷的给海莲写信。
书店的店员们关于海莲的猜测被推翻了,她既不是老学究也不是打扮时髦的人,只是一个住在老公寓里穿着破洞毛衣的剧作家;书店的员工也变得更加立体,有彬彬有礼信息周到的弗兰克,有热情开朗分享食谱的赛西莉,有和姨婆住在一起的比尔,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这场书信的对话,她们不仅开始分享书籍,也开始分享生活。
在信里,海莲会直率的抱怨,“弗兰克.德尔,你在干嘛?我啥也没收到,你害我只好枯坐在家里,把密密麻麻的眉批记在图书馆的书上,哪天让她们发现了保准吊销我的借书证。”
出于对对方挑书品味的信任,她也会直接提出“春天到了,我想读点情诗,别给我寄济慈和雪莱,我要那种深情款款而不是口沫横飞的…该寄什么给我,你自己动动脑筋。”
面对这样的信任,弗兰克也会“为了避免让别人捷足先登,这两本书我们会先为您保留。静候您的回复。”
在战争期间,物资是很珍贵的,每个节日海莲都会寄一些物资给书店的职员,在海莲眼里,这是不花多少钱的“举手之劳”,但是在书店员工的眼里则是“珍贵无比的礼物”。
为了回馈海莲,职员们共同凑钱买了孤本的诗集,还有职员请八十岁的邻居手工刺绣了桌布寄到了美国。
书店的员工比尔在信中写道“当我带着您送的肉、牛舌罐头回到家里,如果您能在场目睹姨婆脸上惊喜万状的表情,你大概就不难想见我们满溢的感激之情了”。
弗兰克和员工们送出书是因为“我们总得想点儿法子,表达我们对您得感激”,但是对于海莲而言,“我寄给你们的东西,你们顶多一个星期就能吃光抹净,休想指望还能留着过年。你们送给我的礼物,却能和我朝夕相处至死方休”。
礼物得价值并不重要,但是礼物背后得心意却让人感到了无比得温暖。
在收到彼岸好友手工刺绣的爱尔兰桌布时,海莲一面写信给自己正在伦敦演出的朋友,羡慕她竟然能够参观“我的书店”,一面又远程指挥她去书店给店里的三个女生和弗兰克的太太每人送一双丝袜。
在“无中生有的丝袜”惊喜之下,弗兰克信件开头的称呼终于从汉芙小姐变成了亲爱的海莲,第一次在信中提出“我实在不知该如何回报您对我们的不断付出。我所能做的,只是当您确定访问英国时,橡原巷37号将会有一个房间,可供您无限期的住宿。”
面对书店员工们热情的邀请,海莲动心了,她回复到“你得当心了,如果电视剧续签,明年我就会杀到你们那儿去。”
当得知海莲的计划,书店的员工们有的开始祈祷一切如愿,有的则准备等海莲一到伦敦就开着二手车带着她去周边兜风。
可惜由于牙齿一颗接一颗的坏光,海莲不得不将原先准备支付旅费的开销用于支付牙套的费用,最终没有能够成行。
时光荏苒,英国终于脱离了物资短缺的时期,书店的员工们仍旧期待着海莲的到来,在信中,弗兰克提到“预料将会有更多美国游客到英国来,然而我们所期盼得“那位美国游客“却独独叫我们望穿秋水”。
海莲收到了搬迁通知,买了房屋搬了家;又遭遇了剧组更换城市,重新换工作等等得变故,也许到了要出发就“近乡情怯”,也许是总有其他更重要的事情排在了前面,海莲仍旧没有踏上伦敦之行。
十年又过去了,海莲和书店的员工都变老了,虽然仍然维持着书信的沟通,但是大家都已经默契不再提海莲来伦敦的事情;直到1969年,海莲最后收到了一份书店寄来的信,在信中书店的员工提到弗兰克已经于上上个礼拜天过世。
在这个故事的最后,海莲在给自己朋友的信中写道:“你们若恰好路经查令十字街84号,请代我献上一吻,我亏欠它良多…”
遗憾构成了这个故事最终回味深长的结局,既令人唏嘘,又令人回味。
即使是在世界遥远的另一端,我们也有可能和对方建立长久而深刻的关系;然而最终时间还是会带来令大家分离的时刻。
珍惜当下,和有缘遇到的每一个人建立联系,就是我们能写的最好的故事。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