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鱼贩是靠天吃饭,但我们还有冰箱。在台风未到的时候,海上的巨浪和顾客却先到了。好像最可怕的不是风灾,而是涨价。顾客和鱼贩一样,都会选择时机来购买,幻想自己买在鱼价的起涨点上,只要比别人低一点,吃鱼时就有这种满足感,鱼也更美味。"
"过去总觉得文学是需要虚构的门槛。短篇小说是虚构的故事,角色夸张,情节抓人,结局出人意料。长篇小说更是如此。有些经典文学描绘了一个村庄在五六十年间的故事,涉及几十个人物。我读的时候完全无法想象作者是如何规划这些基调迥异的人物。"
"后来,我接触到了纪实文学和散文随笔,才发现文学并不仅局限于想象。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我们可以从生活中学到很多事情和故事,都是由经历过生活的人讲述给我们听的。今天,我读到了这本书。它讲述了一位身处鱼市的鱼贩的经历,书名为《清晨鱼市与深夜书桌》。"
"这是一本非常活泼的书。封面是作者在鱼市拎着一只鱼的照片,书名中的清晨鱼市带有浓厚的生活气息。翻开书,前几页都是彩色插图,有鱼类的特写、鱼摊的远景和买鱼顾客的抓拍。作者通过视觉冲击,将我们带到他所在的鱼市中。"
"这位看似和我们同龄的年轻人是如何成为鱼贩的呢?在第一章中,作者讲述了他鱼贩世家的故事。开篇第一句便是:我是鱼贩的第三代。从小,他便伴随着家中来来去去的鱼一起长大,每逢周末都去陪伴爸爸和阿公到鱼市。“在鱼摊上上生物课”,分辨不同种类的鱼。周末也要帮忙招呼客人、称重和收银。"
"他曾经认为好好读书,将来就可以不卖鱼了。但是,老爸好赌,债务拖累了整个家庭,最终他接受了自己是一名鱼贩,因为这是能够支撑住家庭的方法。"
"买卖鱼不仅是一门生意,也是一门人情学问。在卖鱼的间隙,鱼贩们不可避免地和其他鱼贩打交道。初学卖鱼时,阿公总是问他是否从其他几家渔船进货。因为“他习惯于和那几家有诚信的交易”,诚信是客户对商家的情感。"
"在任何时候,都不要装作懂。尽管作者这么说,但在一章中,他还给出了假扮鱼贩指南。他从穿着、装备到走路姿态,都给出了假扮的建议,教你如何欺骗商家获得最低价。我看得很有趣,打算下次去农贸市场自己试试。"
"这本书的名字是《清晨鱼市与深夜书桌》,作者是林楷伦。它属于文学和散文的类型,并由中译出版社出版。这是一本非常生动的书,带有许多彩色插图。在书中,作者讲述了自己成为鱼贩的背景和经历,以及鱼市的文化和交易技巧。"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