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时,山水画已成为一种独立的画种,虽然对它的重视程度不如人物画和佛教绘画。
其中一些壁画在历史上非常著名,例如懿德太子的墓壁画就是采用李思训线性风格的青绿山水,其山石的立体块状结构是现存《明皇幸蜀图》画中的山石边缘平滑的风格所不同的原因之一。此外,日本正仓院珍藏有一幅《骑象奏乐图》,也使用不易褪色的颜料画在皮革上,虽然不是真正的水墨画,但其山水背景非常壮观。
中国画分为南宗和北宗两派,南宗以王维为始祖,北宗则以李思训和李昭道父子为始。《明皇幸蜀图》现藏于台北故宫,被归在李昭道名下,但学者对其真实性的评判差别巨大。山水画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远处事物轮廓线越细,颜色也越浅淡。该特征在后来的山水画中不再复存在。
还有一幅著名的山水画归于隋代展子虔,在现存的摹本中,各个景物进行单独渲染,整个画面变成一种弥散式的装饰性表面。
王维后世文人评论家普遍推崇,但在唐代却未受到很高的评价,亦没有参考作品存世。唯一的例外是北宋早期郭忠恕的《辋川图》摹本,摹写的是王维在长安郊外的辋川别墅景色。另外,王维名下的《江干雪霁图》(现藏于日本京都)曾被明代董其昌仿作,原画中的不自然形式被董其昌视为意识流的抽象表现。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