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气象万千。春和景明,湖风拂面。矗立在岳阳楼上,远眺洞庭。范仲淹《岳阳楼记》的文字随着洞庭波涛翻滚而来。
岳阳楼上望洞庭,迁客骚人,歌咏词赋,难以历数。诸多的诗文大师都在这里留下了名篇。长长的名单里包括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豪刘禹锡,孟浩然、陈与义、张孝祥……他们可都是响当当的人物,可为什么此刻我心里只有范仲淹和孟浩然呢?
孟浩然是洞庭湖的近客。他的家在襄阳,离岳阳楼不算太遥远。水路大约一千余公里吧。他在《望洞庭湖赠张承相》中,描写了秋日里洞庭的恢宏气魄--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如此壮阔的湖面,风云激荡,波涛汹涌,古老的云梦泽似乎在惊涛中沸滚蒸腾,雄伟的岳阳城似乎被巨浪冲撞得摇荡不已。孟夫子独自抒发怀才不遇,临渊羡鱼。借大开大合之景,抒小我小志,殊为可惜。
杜甫临终前,最后登临的名胜,就是岳阳楼。他在这里留下了催人泪下的《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晚年杜甫漂泊一生,孤苦伶仃,独自乘一叶扁舟,从奉节沿江而下过江陵、公安,来到巴陵。此刻他“右臂偏枯关耳聋”、"老年花似雾中看”,还有肺病。烟波浩渺的八百里洞庭,被老杜“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一句收下,写得气魄阔大,壮丽奇伟。纵然“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诗圣依然牵挂着"戎马关山北",国破又抱多病身,不禁"凭轩涕泗流"。诗圣将多病衰老的自己与破碎多疾的国家视为一体,在登临岳阳楼时,依然“位卑未敢忘忧国”将绝唱唱得悲怆高亢,凄烈动人。杜甫的这首《望岳阳楼》被诗评家誉为唐代五绝第一。当然,如果没有范仲淹,杜甫的这首诗就会在歌咏岳阳楼的作品中冠绝古今了。
只是,三百年后,出现了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范仲淹勤奋学习,留下了断齑画粥的典故。26岁中进士,职务上起起伏伏,三度被贬,参与宋夏战争,建立功勋。是典型的治学有成,为官有声,治军有功的能臣。范仲淹主持的“庆历新政”遇挫,开始主政河南邓州。1044年,他的好友腾宗谅托请他为重新整修的岳阳楼写一篇文章。范仲淹从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