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接触“厌女”这个新名词。其实看到这两个字,就可以想到这一定是对女性的厌恶与偏见。
看完上野千鹤子的这本书后,也大致认可了自己的推测。只不过原先自己认为有厌女情结的必定是男性群体。殊不知,除了男性,还有相当大的群体患了这个厌女症,包括女性自己,甚至母亲、父亲等等。
其实对于女性的偏见,自古就有,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的思想根深蒂固。在计划生育的年代,在一些家庭中,尤其是一些农村的家庭,为了能够生一个男娃,不惜东躲西藏,甚至倾家荡产。有一个男性的继承人在很多家庭中是一种体面,能够养儿防老,传宗接代。
除了家庭继承方面,在日常生活中,厌女的现象也比比皆是。小时候的同学中,总会有一两个女生穿着打扮地象个男生,象个假小子。而这些假小子也自然很得意自己的形象,认为这才潇洒大气,不拘小节,而且也总能在群体里起着头脑的作用。似乎如果是个地道的女子形象就意味着小家子气与柔弱。而如果一个女人有思想有见解,人们则会夸赞她象个男人,巾帼不让须眉。
在家庭生活中,如果说男主外女主内只是一种分工不同,而指望获得在家庭中的平等关系,估计很多家庭就要矛盾重重了。
在现代社会的婚恋市场中出现了很多的剩女与剩男。很多人分析这个现象产生的原因就是现在的女性太过于独立了,很多女性的生活即使没有男人的存在也能过得很幸福。这个观点不能不说有点偏颇了。如果女性过于独立就可以不要婚姻,那么男性独立呢是不是也可以不要婚姻或者是不是可以说,处于婚姻中的男女就是有依赖的需要,婚姻才得以继续呢?
上野在书中对于厌女的理解还是比较深入的,很多的叙述也比较直白,但反观中国的现实其实并没有这么极端,尤其母亲与女儿的关系等等,这应该也与作者的生活环境有关吧。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