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纽约的人类学专业学生卡莉·约翰逊对生活在南非开普敦郊区的一只母狒狒史黛拉进行跟踪研究,她通过研究史黛拉的饮食结构,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以一个月为单位的时间段中,史黛拉每天吃的食物里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总热量与每天消耗的蛋白质数量的比例保持着绝对一致。更令人惊讶的是,史黛拉每天吃掉的食物含有的营养是一位与她体型相同的健康女性的营养均衡标准,要知道,史黛拉她仅仅是一只狒狒,并不会像人类一样去计算一份营养均衡的食物所需要的各种营养比例。
更令人惊讶的是悉尼大学一位实验室科学家奥德丽·杜苏托尔曾经做了这么一个实验。她把一个学名叫多头绒泡菌的黄色黏菌切成多个小块,依次放入不同的培养皿中,这些培养皿里有的放置了蛋白质,有些放置了碳水化合物,还有的放置了十一个微型的不同比例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果冻状食物块,黏菌在这些培养皿里静置了一夜。一夜过后,令奥德丽吃惊的事情发生了。放在不同培养皿的黏菌均伸出细长的卷须获取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对其他食物一概视而不见,而且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比例都是2比1。奥德丽为此还进行了更深入的实验,她把黏菌放在由不同配比组成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组成的培养皿里,在这些培养皿中,只有两份蛋白质和一份碳水化合物培养皿里的黄色黏菌生长的飞快,其它比例的培养皿里的黏菌生长缓慢或者停止生长。
无论是母狒狒史黛拉还是黄色黏菌多头绒泡菌,它们都不像人类一样有着极高的智慧和分析计算能力,但是为什么它们会如此精妙地选择食物并付诸实践呢?下面这本书《动物为什么吃不胖》会告诉我们背后的真相。
悉尼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营养生态学教授,健康与医学跨学科研究机构查尔斯·帕金斯中心营养学学科带头人大卫·劳本海默与悉尼大学健康与医学跨学科研究机构查尔斯·帕金斯中心学术主任,悉尼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院教授史蒂芬·J·辛普森用生动的文字与故事,从牛津大学的实验室、南非开普敦到美国亚利桑那州的沙漠、再去往喜马拉雅山脉以及热带雨林的加里曼丹岛,为我们揭开动物选择食物背后隐藏的真相,直击人类的食欲、代谢与肥胖问题的痛点。
大卫·劳本海默教授与史蒂芬·J·辛普森教授提出了一个新的理论叫“蛋白质杠杆理论”。所谓蛋白质杠杆是指人类进食会优先满足蛋白质的摄入量,在正常情况下,人类每天应该摄入蛋白质的比例是15%到20%之间,如果目标数量蛋白质摄入量不足的情况下,我们会吃过多的脂肪和碳水来达到这一目标,这也就是为什么人类肥胖的比例越来越高的原因之一。在科学范围内蛋白质摄入量越多,我们就会减少对脂肪和碳水的摄入,由脂肪、碳水等物质引起的糖尿病、肥胖、心脏病等健康问题也会得到改善。
然而过量摄入蛋白质会造成蛋白质中毒,这是一种罕见的营养不良的症状,此外,过量摄入蛋白质还会影响我们的寿命。因此,只有在科学范围内的蛋白质摄入量才是对我们身体健康最好。
如果你想要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和长久的寿命,《动物为什么吃不胖》这本书请不要错过。书中除了提到“蛋白质杠杆理论”之外,还对蛋白质在人体内的作用机制作了非常详细科学的描述,让我们从科学的角度认识到蛋白质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科学的应用蛋白质为我们的健康服务。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