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提到中国传统文学,尤其是诗歌时,声声入耳,色色入眼。这种文字的连结创造了通感,拨动心弦,让人感动不已。《尚书》中记载着“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孔子则提出了“兴观群怨”,陆士衡则说“诗缘情而绮靡”,白居易则认为“歌诗合为事而作”。这些传统似乎都以“抒情”和“言志”为核心,感动就成为了评判标准。因此,人们认为“抒情文学”一直是中国文学的传统。即使在现代,抒情性也不减反增,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那么,能否将“抒情”归纳为中国古典文学的传统呢?
我们不否认抒情性为文学提供了充足的营养。但在现代化浪潮中,抒情性是否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呢?当后人审视中国文学中的抒情性时,会作出怎样的评论呢?陈国球和王德威教授对学术观点进行了梳理,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需要注意的是,这本书谈论的评论家以相对“现代”的视角来评论中国文学,同时也提出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文学的这种“抒情性”能否在现代继续延续,这种“抒情性”到底算不算是中国文学的传统。
回到古人的“诗言志”和“诗缘情”,不管是诗还是文,抒情本身当然没问题。通过抒情的文学作品打动、鼓舞人心是很正常的,也值得学者为之论述。但抒情性也有其内部的分支,感动的同时也有启蒙的意义。而不是仅仅通过大片的感动将所言所感之事一笔带过,于是天下又太平了,人们又能齐心协力了。抒情反倒成了中国文学中一个“万金油”的存在,有无数的入口,有无数可以安放的位置。这也是“抒情”引起部分学者批判的原因之一。譬如,闻一多先生认可中国文学的抒情性,但在他看来,中国文学应当“放在世界的地图上”,对中国文学“作出起源论的解释”,这既可以算作是一种文学建构,同时也有利于人们认清中国文学的来龙去脉。但对具体概念的解释上,至今也难有公论。但优点是,这种论述能够拓展人们对文学中“抒情”的认识。
尽管书中的评论家对中国文学中的“抒情”进行了不同层面分析与争论,但基调依然是围绕着“中国文学”展开的。这个概念无关具体国家,而是基于历史的脉络的传承,除去芜杂,不仅不过分夸大,也不会忽视其历史的贡献。这种抒情似乎像是“为文学而文学”的一种抒情。在历史进入现代化、全球化的进程中,如果这种抒情传统能够与世界文学进行对话,那么,也许这些抒情的文字会变得更为动人。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