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两部分别为《在人间》、《我的大学》。这本书通过讲述阿廖沙(高尔基的乳名)三岁到十岁的童年生活,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前苏联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在书中,高尔基深入揭示了苦难和社会人生的见解,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坚强的意志。
《童年》真实地描述了高尔基的苦难童年,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典型特征。特别是通过描绘俄国小市民阶层的风俗人情,刻画了许多优秀的普通人物。其中外祖母的形象是俄罗斯文学中最光辉且富有诗意的形象之一。这些普通人给予了幼小的高尔基良好的影响,并帮助他培养了不屈服于丑恶现象的性格,锻炼成坚强而善良的人。
马克西姆·高尔基是苏联文学的奠基人,也是20世纪俄罗斯文学的杰出代表。他原名阿列克谢·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在伏尔加河畔的一个木匠家中出生。由于父母双亡,他寄居在开小染坊的外祖父家里。后来,外祖父破产,十岁的阿列克谢开始在社会上流浪,从事各种杂工。尽管他只上过两年小学,但一直坚持勤奋自学,阅读了许多书籍。通过广泛接触社会生活并积累丰富素材,他最终成为世界知名的作家。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