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寓言》是张炜一部朴素而又奇特的作品。他在作品中展示了对大地和人性的依归和敬畏。与其他小说家不同的是,张炜没有使用前卫的叙述手法,而是尽量压低叙述人的声音,使读者直接沉浸在故事的世界中。
值得注意的是,《九月寓言》摒弃了对时间的处理。即使出现一些时间性的词语,这些词语也具有把时间泛化乃至颠覆时间的功能。这在当代中国小说中是一种新颖而奇特的现象。为什么小说家选择无时态来处理故事呢?这可能有多种解释。首先,这些故事在其自身之中并不需要清晰的时间标识。其次,作者将这些故事视为寓言,希望它们能够进入一种象征之境,拥有广泛的涵盖力。对于象征故事来说,时间标识的模糊是其存在的前提。
然而,我更想探讨的是,小说家选择无时态来处理故事时是否有特殊的心理原因。张炜对小村居民的生活和命运的体认和理解,使得他采用消除时间或将时间削弱到最小限度的小说结构。这并不是为了小说结构的创新,而是与他对时间所具有的特定看法相对应。无时态的小说结构实际上是张炜心底一种特定历史文化理念的投射和释放。在他的一些著名小说中,都能感受到一种对历史的疑惧和对时间推移过程的担忧。时间和历史是一体的,历史的本质就是时间性。对时间的疑惧实际上就是对历史的疑惧。这种疑惧贯穿整个网络,成为作家一贯的“道”。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