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是一种开阔的心态。无论是浩渺的大海还是广袤的草原,它们都接纳了不同的挑战与困难,因此展现出包容与深邃,坦然与祥和。同样地,我们人类也必须接受生活中的苦难与磨炼,这样才能提升我们的精神境界,使我们的内心得到平息。
想象一颗沙粒无意间进入贝壳内,这引发了剧痛与不舒服,然而贝壳并未拒绝。阳光升起,月亮落下;潮涨又退。贝壳躺在柔软的河床上,微微舒展身体,没有悔恨,没有怨言,只有淡定的接受。终于,在一个月色明亮的夜晚,贝壳吐出一颗珍珠,讲述了关于它的故事。
这颗沙粒就像是苦难的体现,而从容地接受苦难则成为了一段珍珠传奇。在世界上,成功与苦难总是并存的。我们人类总是通过接受苦难而成长。举个例子,我喜欢阅读史铁生的作品,他在我心中留下的印象是他坐在地坛上。他喜欢推着轮椅去地坛,欣赏树木,聆听风声,沉默不语。虽然他双腿残疾,曾经感到失落、不公和无助。但在阅读他的《设计命运》后,我恍然大悟。苦难需要一个接受的过程,才能让我们的人格和境界有质的飞跃。史铁生是一个喜欢在海棠树下观察的男孩,曾经易怒,对母亲发火,后来推着轮椅在北京城找寻逝去童年的痕迹。他把苦难看作一种良药,接受并咽下,因此活出了豁达的人生。
我喜欢看雨后的青山。当暴雨来临时,乌云密布,天地昏暗,偶尔有回家的燕子的剪影和低低的鸣叫。乌云翻滚过后,暴雨倾泻而下,一会儿紧一会儿疏地拍打着青山。然而,青山常常以无言和坦然的姿态感动我。风雨之后,虽然有几根枝干折断,一些叶子被吹落,但青山仍然青翠欲滴。它以接受的姿态展现出自己的不惧和坚守。因此,山更青,树更绿……
我们人类也应该像那青山一样。请接受生活吧,包括其中的不快与痛苦。相信,这些经历最终会让你的人生更从容,更平和,更开朗。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