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读书的时间主要是从空余时间中挤出来。古人曾经有过“读书三余”的说法,即冬天是一年中的余暇,晚上是一天中的余暇,阴雨天是时光中的余暇。现在又出现了“读书三上”的说法,即在车上、厕所上、床上读书。时代已经变了,古人的“三余论”在今天可能不再适用,而“三上论”的科学性也值得讨论,但是挤出时间来读书学习的精神仍然值得提倡。
现如今,我们实行了双休日,再加上节假日和年假,一年总共有将近100多天的休闲时间,这些时间里难道没有时间来读书吗?或许有人会说,休闲就是为了休息而存在的,怎么可以用来读书呢?其实,这里有一个如何理解“休闲”的问题。在我看来,读书也是一种休闲方式,而且是高雅而优质的休闲方式,至少有三个好处:
首先,读书是一种享受。无论是政治理论、文学名著,还是诗词歌赋、自然科学的书籍,只要去读,都会带来愉悦的感受。陆游曾经写过一首诗:“官身常欠读书债,禄米不供沽酒资。剩喜今朝寂无事,焚香闲看玉溪诗。”丁玲也深有同感地说:“读书是一种享受。读书有一种味道,很高的、可以忘掉一切的味道。”休闲的方式各种各样,有人喜欢享受睡眠,有人喜欢享受户外活动,有人喜欢享受舞蹈,而读书也应该可以成为一种非常好的休闲方式。
其次,读书可以磨砺大脑,增强身心健康,延年益寿。人的大脑是越用越灵活的。美国心理学家发现,当脑细胞受到新环境的刺激时,旧有的神经根会长出新的神经。如果经常坚持读书学习,脑细胞就会不断更新。同时,读书还可以集中注意力,舒缓身心,对身心健康有益。日本医学家春山茂雄在他的书《脑内革命》中详细介绍了这种用脑的健康理论。他认为,人在读书学习时,身心会放松,将注意力集中在一个目标上,大脑会产生一种神奇的脑电波。这种波纹会使大脑分泌一种物质,使人感到轻松敏捷,增强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最后,读书还可以起到疗愈的作用。通过阅读书籍和报纸,人们可以解除烦恼,消除精神压力,使气血畅通,舒缓经络,达到治愈疾病的效果。在德国,许多医院都设有专门的图书馆,病人可以在那里阅读各种趣味文字书籍,医学科普书籍以及听音乐等,提供高质量的“书籍疗法”服务。
学习是一个思考和创造的过程,需要付出努力和认真对待。读书学习并不总是休闲的方式。然而,我们应该培养读书的兴趣,善于抓住时间学习。这样既能够积累知识,磨练思想,又可以养心怡神,保持身体健康。那么,还有什么休闲活动能够与此相比呢?将休闲时间用来读书,我们自己会从中受益。当然,在我们的社会中,如果每个人都能培养起爱书的习惯,人人都能读书,国民素质一定会得到提高,社会风气一定会更加文明,国家发展也一定会更快更好。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