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9月,曹禺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插入二年级就读。他对戏剧很有兴趣,曾积极参加剧社演出京剧《打渔杀家》和易卜生的《玩偶之家》等话剧。他对戏剧的热爱促使他产生了创作一部大戏的强烈愿望,开始构思话剧《雷雨》。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清华大学的学生们组织起抗日宣传队,曹禺担任了宣传队长。他和宣传队的同学们坐火车到保定去宣传。在火车上遇到了一位姓赵的魁梧大汉,是长辛店铁厂的工人。曹禺对这位工人的爱国之心十分钦佩,这激发了他创作《雷雨》的想法,鲁大海这个人物形象就在他脑海中浮现了出来。经过反复揣摩构思,并全神贯注地写作了六个月,曹禺终于完成了《雷雨》的最初创作。1934年7月,《雷雨》首次发表于《文学季刊》1卷第3期。在谈到创作意图时,曹禺说,《雷雨》是在“没有太阳的日子里创作的”。他形容自己当时的心情是想反抗的,因为他对陷入旧时代的黑暗与腐朽感到不满,不愿意模棱两可地生活下去,所以他才拿起了笔。他把《雷雨》称为自己的第一声呻吟,或许是一声呼喊。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