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对于理解文章主旨非常重要。无论是对词句的理解还是对段落、整篇文章的理解,都与作者的思想感情有密切的关系。因此,理清作者思想情感的脉络,是把握文章主旨的关键。下面提供几种简单实用的方法帮助读者准确抓住文章的主旨。
第一,留意文章标题。标题通常表明写作对象、范围,也暗示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思想感情倾向。标题为我们提供了非常丰富的信息,为解读文本提供了依据。例如:2000年全国卷的《长城》标题为我们指明阅读的方向和思考的范围,可能是对中华民族的历史遗迹进行讴歌、赞美,也可能是借这一文化古迹弘扬一种民族精神或对长城的历史和现实作理性的反思。
第二,关注文章首尾段。文章自有章法,起合乃文章关键。起就是引出话题、开宗明义、设置悬念、奠定基调;合就是呼应开头、卒章显志、升华主题、强化感情。抓住首尾段意,就可以理解文章主旨。例如2001年全国卷的《门》,第一段就是开篇点题、总起全文,为下文做了铺垫;最后一段对前文做了呼应、强化主旨,让读者深刻记忆。
第三,注意标志性的语言。解读文本,单靠对文章首尾段的揣摩是不够的,因为文章表达思想感情的主题还在中间部分。按照行文的规律,作者在表情达意时,肯定会有一定的思维脉络和情感线索,体现在文章中,就是那些分散的、不连贯的标志性语言。这些语言一般有:反复出现的词句、议论抒情语句、段落首尾的中心句或关键句、段落中富含哲理或意蕴深刻的语句、段落之间的过渡句等。按照段落顺序把这些语句串起来,就能抓住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例如,解读《长城》时,需要注意作者反复出现的诸如“所以我说,你是……”等语句。这些语句流露出作者对长城历史的沉痛反思,也表现了作者对长城开放现实的无比自豪和自信,表达了作者意欲通过长城的封闭与开放,表现中华文化的兴衰历程的主题。
通过以上三种方法,读者可以更轻松地理解文章主旨,从而拓展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水平。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