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的典故:
1、投笔:据《后汉书》记载,班超靠为官府抄写文书来谋生。他曾投笔感叹,要效法傅介子、张骞立功边境,取得封侯。后来“投笔”就指弃文从武。如辛弃疾《水调歌头》所说:“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
2、长城:据《南史檀道济传》记载,宋大将檀道济在与君臣不和后被宋文帝杀害。檀道济说:“你们毁了汝万里长城!”以后就用“万里长城”指守边将领。如陆游的《书愤》中写道:“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3、楼兰:据《汉书》记载,楼兰国王多次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后来傅介子被派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为国立功。以后诗人就常用“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如王昌龄的《从军行》中写道:“青海长云暗雪山,疆域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4、折腰:陶渊明曾为彭泽县令,因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而弃官归隐。后来“折腰”意为躬身拜揖,而诗人常常反其义用之。如李白《梦游天姥岭留别》中写道:“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5、化碧:苌弘是周朝的贤臣,无辜获罪而被流放蜀地。他在蜀地自杀后,当地人将他的血用玉匣藏起来,三年后血变成了碧玉。后来人们用“化碧”形容刚直中正的人为正义事业而蒙冤受屈。
6、鸿雁:据《汉书苏武传》记载,匈奴单于欺骗汉使,陈苏武已死,而汉使者用北方飞来的鸿雁来伪造苏武的书信,单于只好放了苏武。后来就用“红雁”“雁书”、“雁足”、“鱼雁”等指书信、音讯。
7、尺素: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中写到:“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来“尺素”就遗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来“双鲤”就用作书信的代称。
10、五柳:据陶渊明《五柳先生传》记载,宅边有五棵柳树,以此号称“五柳”。后来“五柳”就成了隐者的代称。
11、东篱:陶渊明《饮酒》中写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来多用“东篱”表现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娴雅的情致。
12、三径: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有“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的句子,后来“三径”就用来指代隐士居住的地方。
13、劳歌:本指在劳劳亭送客时唱的歌。后来“劳歌”成为送别歌的代称。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