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邀请!我不同意楼上那位仁兄的观点,也对百度百科上的结论不以为然。关于李易安的离世方式,我认为唯一不可能的是饥寒冻饿死于街头。
一、李清照并不穷!她在谋划后才离开人世,将张汝舟送入监狱后,所有的历史资料都说她是“流落江南”,请注意是“流落”,而不是“流离”。从她晚年的词作来看,她一点也不贫穷。她饮酒、插花、轻游、聚会,甚至还受邀参加权贵的生日,还去过皇宫至少一次。《庆清朝》中有“禁幄低张”的句子,还写过一些宫廷用的贴子,比如春贴、端午贴。因此,李清照绝对不可能贫穷。一个后期智商在线的女人,一个晚年依然在房间里点瑞脑沉香的女人,必然生活无忧。
二、李清照极为傲然!两宋之交,论诗人骄傲,李清照是最傲骨凛然的。她的傲然可以从《渔家傲》(殷勤问我归何处)中看到,从《金石录后序》(抑亦死者有知,犹斤斤爱惜,不肯留在人间耶。)中看到,从“江山留与后人愁”中看到,从“至死薄殷周”中看到。这样一个傲骨凛然的女人,宁可自杀,也不会乞讨为生。因为这是对李清照生命的侮辱。所以以她的骄傲,哪怕真的身无分文,也不会流落街头,饥寒而终。
三、李清照的结局在哪里?结局无非三种,意外身故、隐居终老、自杀身亡。如果我没有猜错,资料记载她的行踪只到70多岁,也就是说从1143年到1155年这12年期间,李清照在哪里?意外身故,这个不做论述。隐居终老,李清照有一个姓陈的朋友住在金华,当年她曾避难于金华,并且在朋友家写出了名传千古的《打马图经并序》。从文赋中可以看出,李清照和这个人的交情非比寻常(因为能和朋友家的孩子一起打马玩游戏)。李清照后期已经很少写词了,但诗却增加了不少。从《感怀》一诗“作诗谢绝聊闭门,燕寝凝香有佳思”可以看出,她一直过着深居简出的生活,这种生活在《声声慢》和《永遇乐》中都可以李清照自己有一所房子,并且过着还算安宁的生活,甚至还和朋友一起饮茶(《晓梦》)。
自杀身亡,她没有自杀的理由。开始时她和司马迁一样为了一个目标而屈辱地活着,当目标完成(她将金石录献给朝廷)可能会自杀,但完成之后会消失求死之念。因为看淡了一切,便会隐居以静待离去。同时因为她是通过正常途径递交了《金石录》,所以更不可能选择自尽以明志,因为一旦自尽,无论是对朝廷颜面还是对她个人价值都和逻辑不符。所以,李清照绝对不会自杀。
百度等百科上对李清照的结局文字是“怀着…的思念和…的失望,在极度孤苦、凄凉中悄然辞世”,这个结论是错误的。她孤,但并不苦。她凄,但并不凉。世上就是俗人多,总喜欢以世俗的角度去评价不是世俗的人!讨厌!
附:依据我的研究,李清照是被陈家子弟所安葬的。之所以说火葬或火化的可能性很大,是因为她不缺钱,所以土葬不可能没有立真实可查的墓碑。更重要的是,李清照是考古学家,一个大名人兼考古学家,又是一个骄傲的女人,她会选择入土为安吗?生不安宁,死后也不安宁?让那些宵小和盗墓贼打扰她的清静?所以,她不存在墓。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