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由司马迁所撰。最初起名为《太史公书》,后改名为《太史公记》和《太史记》。元封三年(前108),司马迁继任父职,在太初元年(前104),参加制定《太初历》后,开始撰写《史记》。历时10余年的努力,最终完成了该书。《史记》记载了中国自传说中的黄帝时期,一直延续到汉武帝时期,历时3000多年。其中对战国、秦和汉的历史事件进行了详细记述。
该书由130篇组成,其中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和70列传,共计52.65万字。其宗旨是探索天道和人事之间的关系,研究历史的发展和变化。司马迁提出了“忠”、“敬”、“文”这一朝代更替的固定公式,虽然不是科学的认识,但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这是司马迁对历史认识的总结。该书取材丰富,不仅采集了《左传》、《国语》、《世本》、《战国策》、《楚汉春秋》和诸子百家的思想,还整理了国家收藏的档案、民间保存的古文书,并加入亲身采访和实地调查的新材料。作者在取材上,不仅广泛,还注意筛选鉴别,表现了审慎的科学态度。
在中国史学发展史上,《史记》堪称规模宏大、体制完备的第一部中国通史,开创了史书纪传体的先河。其大部分的文字生动精练,人物形象鲜明,对中国后世的散文和传记文学影响深远。然而,在司马迁去世后,对这部书了解的人却不多。直到汉宣帝时期,司马迁的外孙杨恽祖述放了该书,开始流传。现存最为著名的早期版本之一是南宋黄善夫家塾刻本,被公认为善本,并被商务印书馆收入到《二十四史》的百衲本中。1959年,中华书局发行了标点校勘版《史记》以方便读者阅读,所据底本为金陵书局刻本。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