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第二次出使匈奴时,汉武帝派遣将军李广利率领三万兵力攻打匈奴,但这支军队被打得惨败,几乎全军覆没,李广利逃回来了。李广利的孙子李陵担任骑都尉时,率领5,000步兵与匈奴军队作战。然而,匈奴单于率领三万骑兵将李陵的步兵团团包围。虽然李陵的箭术精湛,士兵勇敢无畏,杀死了五六千匈奴骑兵,但匈奴兵越来越多,汉军面临不敌众的境地,后方也无援军,最后只有四百余名汉兵突围而出。李陵被匈奴俘虏,投降了。这一消息震惊了朝廷,汉武帝下令拘押了李陵的母亲和妻儿,并召集大臣们讨论李陵的罪行。
大臣们都批评李陵不应该为了自保而投降敌人。汉武帝询问太史令司马迁的看法。司马迁表示:“李陵带去的步兵还不到5,000人,深入到敌人腹地,打击了几万敌人。他虽然打败了,但是杀了这么多敌人,已经可以向天下人交代了。李陵不肯马上去死,准备有自己的打算,他一定还想将功赎罪来报答皇上。”汉武帝听到司马迁替李陵辩护,认为司马迁是故意贬低李广利(李广利是汉武帝宠妃的哥哥),勃然大怒并斥责司马迁反对朝廷。他下令拘押司马迁并进行审问,认为司马迁这样为逃兵辩护是公然反对国家。
经过审讯,司马迁被确定为罪犯,应该受到腐刑(一种肉刑)。由于无法赎罪,司马迁只好接受刑罚,被关押在监狱里。尽管受到刑罚令他非常痛苦和羞辱,但他意识到自己有一件非常重要的未完成工作,那就是他正在创作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历史著作——《史记》。司马迁的家族历来都是史官,父亲司马谈也是汉朝的太史令。司马迁在十岁时随父亲到长安,从小学习了很多书籍。为了搜集史料,开阔视野,司马迁从20岁开始就开始了游历祖国各地。他去过浙江会稽,看了传说中大禹召集部落首领开会的地方;到过长沙,在汨罗江边凭吊爱国诗人屈原;他到过曲阜,考察孔子讲学的遗址;他到过汉高祖的故乡,听取沛县父老讲述刘邦起义的情况。这一系列的游览和考察,为司马迁获取了大量知识,从民间语言中汲取了丰富的养分,为他的写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司马迁后来成为汉武帝的侍从官,在皇帝访问各地时跟随其一起巡视,在其父司马谈去世后,司马迁接任太史令,他所阅读和搜集到的史料更加丰富。在准备开始写作时,司马迁为替李陵辩护而惹恼了武帝而遭受拘押和刑罚。尽管他非常痛苦,却也想到了许多著名作家在困境中写作的例子。周文王写出了《周易》,孔子在逃亡期间写下了《春秋》,屈原被放逐后写下了《离骚》,左丘明失明后写下了《国语》,孙膑被割掉膝盖后写下了《兵法》。三百篇的《诗经》也大多是古代人在忧愤中创作的。司马迁也认为自己在这个时期可以完成他的巨著《史记》,这部书自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开始,一直到汉武帝太始二年(公元前95年)结束的历史,共计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字。
司马迁出狱后,担任中书令。最终,他郁郁不乐地去世了,但他和他的著作《史记》在中国的史学史和文学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