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先生,您好!昨天收到了您的来信,我觉得我们交往已经很长时间了,但是在政治上的意见常常不一致,原因是我们持有的政治主张和方法不同。虽然我想劝说几句,但最终也不会被您所谅解,所以只简单回信,不再辩护。但是,考虑到您一直看重和厚待我,我详细说出了我的做法原因,希望您能理解。
读书人在争辩时注重名实是否相符。如果名和实合一,天下的是非之理也就清楚了。您指责我侵犯了官吏职权,惹是生非,聚敛钱财与民争利,不接受意见,招致天下人怨恨和指责。但是我认为接受国王的命令,在朝廷上公开议订法令,修改后交由有关部门官吏执行,这不是侵犯官权;效法先皇,用来兴办好事,革除弊端,这不是惹是生非;为国家理财政,这不是搜刮钱财;驳斥错误言论,责难奸佞小人,这不是拒听意见。对于那些怨恨和诽谤,我早有预料。
人们已经习惯于苟且偷安、得过且过。士大夫们多数把不顾国家大事、附和世俗的见解,向众人献媚讨好,这是不好的。但是,我不能估量反对者的多少,也不能拿出力量帮助国王抵制这股势力,因为这只会招致更多反对。历史上盘庚迁都,连老百姓都抱怨啊,不仅仅是朝廷上的士大夫。但是盘庚不会因为有人怨恨而改变他的计划,而是考虑到合理性,然后坚决行动。如果您责备我是因为在位时间太久,没有帮助国王干出好事业,使人民得到好处,那我承认我有罪;如果您认为现在应该什么事都不做,墨守陈规旧法,那么我无话可说。
最后,我没有机会和您会晤,但是我内心向往至极。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