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书社在上世纪80年代初推出的30册《曾国藩全集》在外界引起了广泛讨论,甚至被评价为“其重要性可以和中国发射一枚新的导弹或卫星相比”。唐浩明的长篇小说《曾国藩》随即引起了“曾国藩热”,掀起了社会各阶层的热议。人们从曾国藩这个多面体人物身上学习到了政治智慧、实干精神和处事之道。除了喧嚣,还能听到一些学术界人士的声音,他们通过研读曾国藩的奏议、书信、日记和诗文,深入探究了百余年前中国士大夫在外部世界和内心世界中的情况,进而对这一时期的中国作出了独立的判断。
要成就伟大事业,除了天时地利人和这些因素,自身的心态同样至关重要。曾国藩虽然天资平庸,却成为位极人臣、近代唯一的圣人。他的成功对于普通人而言,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在日记中,曾国藩提到了成大事者必备的三种心态:
一、既往不恋:如果固守过去的成就,就难以有新的进展,眼界也会变得狭隘。过分纠结错误经验会令人谨小慎微,毫无裨益。相反,人们应该抛弃过去的成就,以谦虚的态度迎接新的知识。曾国藩虽然身居高位,但从不利用权势作威作福,与同僚相处彬彬有礼,为人接物备受赞誉。
二、当下不杂:过去无法改变,未来无从预料,唯一能做的就是把握当下,全心全意专注于当前的任务。曾国藩认为,必须专心致志、一心一意,才能把事情做到最好。他每次读书都是一页一页地解析,一本书读未完,便绝不轻易去读另一本。只要下足功夫,也能取得不俗的成就。
三、未来不迎:曾国藩的待人接物宗旨是“莫问收获,但问耕耘”,他本人也是如此。他告诫子女,只要全力以赴,即使最终失败了,也不必后悔。许多人做事时总想着将来的回报,但这却容易分心,最终导致失败。成大事者深谙一个道理,即做人要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只要尽力去做,成功便不远了。
既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这三种心态是成就大事业必备的要素。只要做到这三点,成功便离你不远。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