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近现代艺术的发展内涵,一方面源自于西方文化传统的价值理念,同时又与西方古典传统的表现观念大相径庭,这开启了一个新时代和方向。历经承先启后的重要画家们的艺术创作,其内涵和观念奠定了二十世纪琳琅满目、奔灿多元的现代艺术发展基础。现代艺术的三大创作理念方向——理性风格、表现主义和超现实主义观念几乎都由此而建立。本单元系列讲座不仅赏析了这些西方画派艺术风格和美感特质,也对西方近现代艺术的发展脉络和后继影响作了明确的分析和说明。
西方的主要画派及其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包括浪漫主义的席里柯的《梅杜萨之筏》和德拉克洛瓦的《自由领导着人民》、新古典主义的达维特的《马拉之死》和安格尔的《贝尔坦像》、现实主义的杜米埃的《七月英雄》和库尔贝的《打石工》、印象主义的莫奈的《印象.日出》和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新印象主义(点彩派)的修拉的《大碗岛上的星期日》、后印象主义的塞尚的《有瓷杯和水果的静物》和高更的《塔希提岛的妇女》《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和梵高的《向日葵》、《拉.库罗的麦收》、野兽派的马蒂斯的《罗马尼亚的上装》和蒙特里安尼的《戴项链的妇女》、表现派的蒙克的《呐喊》、立体派的毕加索的《亚威农少女》和《弹曼陀铃的少女》、达达派的裘乡的《泉》、超现实主义的达利的《记忆的永恒》、几何形体派的蒙德里安的《百老汇的热门音乐》、塔奇主义的波洛克的《晨星》、奥普主义的瓦萨尔利的《VP-119》和超级现实主义(照相现实主义)的克洛斯的《苏珊像》。
在西方艺术史上,15世纪末到16世纪中叶,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全盛时期在艺术上形成了以罗马为中心的罗马画派。我们讲述了三位主要画家: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达芬奇是整个文艺复兴时期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艺术实践和艺术理论是人类文化史上最珍贵的遗产。他的作品《岩间圣母》和《蒙娜丽莎》等都体现出现实主义和想象力的完美结合。米开朗基罗是以宏伟壮丽的形式呈现出艺术中的悲剧性,他的艺术创作在设计和表现上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如他的雕塑作品《大卫》、朱诺二世陵墓中的《摩西》等,以及壁画作品《最后的审判》。拉斐尔则以优美的、诗一般的绘画语言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思想,他的艺术成为了后来学院派古典主义的标准之一。
在本系列讲座中,每个画派都有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的介绍,以及对该画派的特点和影响的分析。通过这些介绍,读者可以深入了解西方近现代艺术的发展历程和思潮,加深对不同艺术风格的认识和理解。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