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会计概述
第一节 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1. 会计是为了适应并满足生产活动发展而产生的。
2. 会计是随着生产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而逐渐产生的。
第二节 会计的含义及特点
1. 会计可以通过信息系统的论点进行解释。
2. 会计可以通过管理活动的论点进行解释。
3. 会计有多种定义,但一般认为是一种记录和报告财务信息的方法。
4. 会计具有三个属性,包括客观性、比例性和稳定性。
5. 会计具有多种特点,包括定量、持续、连续性、历史性、完整性和可比性。
第三节 会计对象
会计对象指的是需要进行会计核算的各种经济事项和交易。
第四节 会计的职能与作用
1. 会计的职能是进行全面的财务核算以及报告金融状况和业务活动。
2. 会计的作用是在决策和管理方面提供可靠信息支持。
第五节 会计的方法
会计的方法包括记账、核算、报告和分析。
第二章 会计核算基础
第一节 会计核算的基本假设与会计基础
1. 会计核算具有三个基本假设,包括货币计量、持续经营和会计期间。
2. 会计基础包括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第二节 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原则
1. 划分会计要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分析财务信息。
2. 会计要素的确认包括能够确定的、对公司有益的和有可靠证据的方面。
3. 会计要素的计量属性包括成本、公允价值和折旧等。
第三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
第三章 会计科目与账户
第一节 会计等式
1. 会计等式用于表达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
2. 资产和权益变动会影响会计等式。
3. 收入和费用的变动也会影响会计等式。
第二节 会计科目
1. 会计科目分类有其意义和原则。
2. 会计科目可以分为多个级次,以便更好地组织和管理会计信息。
第三节 会计账户
1. 设置会计账户可以更好地记录和管理会计信息。
2. 账户的格式和分类对于会计核算非常重要。
第四章 复式记账
第一节 复式记账原理
复式记账原理包括记账方法和基本原则。
第二节 借贷记账法
1. 借贷记账法是一种用于记录会计交易的规则和方法。
2. 记账符号、账户结构、记账规则和试算平衡是借贷记账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节 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
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是一种管理和记录会计信息的方法。
第五章 制造业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
制造业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包括成本核算和库存管理。
第六章 账户的分类
账户的分类包括资产账户、负债账户、所有者权益账户、成本账户和损益账户等。
第七章 会计凭证
会计凭证包括原始凭证、转换凭证和汇总凭证等。
第八章 会计账簿
会计账簿包括总账、明细账、日记账、现金日记账和固定资产卡片等。
第九章 财产清查
财产清查包括固定资产清查和库存清查两个方面。
第十章 财务会计报告
财务会计报告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
第十一章 会计核算组织程序
会计核算组织程序包括设立会计核算机构、规定会计制度和编制会计制度等方面。
第十二章 会计规范体系
会计规范体系包括会计法律、法规、准则和规范等。
第十三章 会计工作组织
会计工作组织包括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等方面。
参考文献:
1.《会计学原理》
2.《财务管理》
3.《财务会计》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