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里有《地藏本愿经》、《阿弥陀经》、《无量寿经》、《金刚经》、《六祖坛经》。道教里则有《道德经》和《南华经》。在《楞严经》中,佛说:阿难!还有一些人修三摩地,不依正觉,专修妄念,使心思固定,游荡在人迹罕至的山林之中,会有十种仙人。
这些人或者坚持吃草木(叫“地行仙”),或者坚持服用药物(叫“飞行仙”),或者坚持修炼金石之道(叫“游行仙”),或者坚持止动行气,以练就精气神(叫“空行仙”),或者坚持养生,润德养正(叫“天行仙”),或者坚持修炼精神(叫“通行仙”),或者坚持使用咒语和符咒(叫“道行仙”),或者坚持修炼思念(叫“照行仙”),或者坚持经常拜访有缘人,与人为善(叫“精行仙”),或者坚持修练变化之术(叫“绝行仙”)。阿难!这些人中的每一种,都是通过炼心而得途径,他们没有依照正道的觉悟修行,因此虽然寿命长久,可以在山林或海岛等处安享深山,但却无法超脱生死轮回的束缚,最终会陷入妄想流转之中。这些人若不能修得三昧,迟早会债还一清二楚,或许要受苦流转世间。
而道教的修炼侧重自然融合,认为阴阳之气创造了万物,万物与自然融为一体。虽然自然是由内心的念想造化所成,但自然境界更为宏大。道教的修炼并非正觉之道,仅仅是“炼心”之道,虽然也能得到长寿,但不能真正脱离生死轮回。
佛教则强调心性,认为三世一切都是心灵所创造的。人的心念可以具有造化力,心念能够化境,如日思夜想。成佛就是觉悟到自己的清净本体法性,超脱幻象世界的所有烦恼。从而实现究竟解脱。
佛教包括了六道十生、三世一切。佛经中也讲到了天道中的帝王,尽管他们的福德深厚、寿命无量、在天堂中光彩庄严,但若还未超脱轮回生死的限制,就离无上道果尚有一段距离。崇拜佛菩萨可以通过找到自身的本来自性,认知到自己没有烦忧、无苦难、不颠倒、没有妄念等心理障碍,不再需要避开痛苦。只需通过念佛、悔过等 修炼来消除种下的因果苦,这样修行才能有实效。仅靠一个世界上的功德并不能永远拯救你。然而,如果用佛法正心,就能帮助千世万代的人,实现究竟解脱。人生中的痛苦如老病死都是来源于生,生又由业力所引发,业力又源于取著境象,境象是由念想转化而成。如果人们迷失在自己的念想和幻象之中,再去栽种念想,这提供的机缘会导致念境不断旋转,这场不断旋转的妄想轮回,就是痛苦生死轮回的核心。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