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的理想国是他的政治哲学,也是他的政治理想。在西方,它被视为乌托邦的第一个,但也被一些人看作极权主义的滥觞,甚至成为共产共妻的控诉。实际上,柏拉图的政治理想映射的是斯巴达的影子,而非雅典的民主制,与孔子的主张有相近之处。
柏拉图的《国家篇》主要包括三部分:对理想国的组织、讨论哲学家的定义、以及对当时现实存在的体制的优缺点。这些主张通常是通过对话的形式进行表达,内容均是柏拉图本人的主张。
柏拉图认为,国家是放大的个人,个人是缩小的国家。人的灵魂分为理性、意志和情欲三个部分,对应三个阶级:普通人、兵士和卫国者。在柏拉图的理想国里,只有卫国者拥有政治权力,而他们的数量要比其他阶级少得多。柏拉图的这个主张与当时的奴隶制贵族城邦的制度需求非常一致。
柏拉图主张青年人重视教育,并分为音乐和体育两个部分。他不喜欢戏剧,认为童话里有反派角色可能会坏了卫国者的功夫,即便可以演戏剧里面的角色也只能由没有瑕疵、出身优良的男性角色来扮演。
柏拉图认为,他的理想国里一定能够存在“正义”,即人人都做自己的工作而不干涉别的阶级的事情。他认为这才算是正义的存在,并表示这种存在的好处是保证在战争中获胜。
柏拉图之所以会有理想国这样的主张,与其身世及经历密不可分。他认为民主制是雅典战败的原因,所以转向斯巴达寻求自己心中理想国的影子。他的很多主张都在斯巴达实行过,比如对孩子进行严酷的军事和体育训练等。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