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原名《诗》,共收录305首诗歌(另有6篇有标题但无实际内容,称为笙诗)。汉朝儒家奉为经典,因此改名为《诗经》。毛亨、毛苌曾注释《诗经》,因此也称《毛诗》。然而,大部分诗的作者已无法考证。
《诗经》的分类有“四始六义”之说。其中,“四始”指《风》、《大雅》、《小雅》和《颂》的四篇诗歌,是《诗经》的首要篇章。“六义”则是指“风、雅、颂、赋、比、兴”。“风、雅、颂”是按照音乐特征进行分类,“赋、比、兴”则是表现手法。
《风》又称《国风》,共有15组,主要收录各地方的音乐歌曲。除了一些民间歌手,还有少数君主和贵族的作品。《雅》共有105篇,包括《大雅》和《小雅》。大多数是朝廷官吏及公卿大夫的作品,也有一部分是民歌。其内容多涉及政治方面,有贵族赞颂好人好政的,也有讽刺弊政的。但是没有情诗。
《颂》则是贵族家庙祭祀鬼神、赞美治者功德的乐曲,配以舞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三篇,共40篇。
“赋、比、兴”是诗的表现手法,“赋”是直陈其事,描述一件事情的经过。“比”是打比方,用一个事物比喻另一个事物。“兴”则是从一个事物联想到另一个事物。
总之,《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也是最具代表性的诗歌总集,对后世中国诗歌及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