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与黑》是法国作家司汤达在19世纪创作的一部小说。该小说曾在中国读者中流行,并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时期广受欢迎。然而,在它的出版初期,它却反应平平,这并不是因为它不好,而是因为它的笔触现实而锋利,使大众无法接受。梅里美在他给司汤达的信中写道:“您的罪过是将人心的伤口大白于天下,令人不忍直视。”但这样的锋芒在半个世纪后获得了一个大粉丝,他就是德国哲学大师尼采。尼采认为,司汤达是他“此生最美丽的邂逅之一”,并把司汤达描述为“法国最后一位伟大的心理学家”。直到20世纪,《红与黑》的经典性才得以彻底确立。一个作品想要担得起经典之名,它不仅在写作风格和小说主旨等方面需要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并且需要给人带来历久弥新的感受。《红与黑》就是这样一个好例子。首先,小说揭示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这一主题直到今天仍有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空间。其次,司汤达摆脱了欧洲中世纪文学中扁平化的女性形象,赋予女性智慧和主观能动性,这一点也赢得了波伏娃的赞赏。此外,作者成功地刻画了主人公于连这样一个亦正亦邪的人物,几乎成了“野心勃勃”和“不择手段”的代名词。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