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庆山曾说过,我们对于成为什么样的自己缺乏根本的信念,也没有稳定的价值观。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生活?应该构建什么样的价值观,成为怎样的自己呢?茨威格的《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为我们揭示了答案。
据说,在这个世界上存活过1000亿人,而茨威格选取了其中14个人,用14篇历史特写和故事将读者置身于14幅立体的历史画卷中。他的笔法如飞,字如诗。在这14个历史故事中,我最喜欢并且最打动我,长久地留在我心中,深深影响着我的便是《南极探险的斗争》这篇文章。他们为科学为国家献身却丝毫不留遗憾,反而深感光荣。相比之下,如今文明科技高速发展却物欲盈天的社会中,我们并不是平凡,而是少了精神的光芒和可贵的品格。我的师父曾跟我说过一句话:“人心重我字,故破我执。”放眼四周,似乎人人都在高筑墙广积粮急称王,以自我为中心,争抢和累积财富、头衔、名利……以此来建立和体现高高在上的被人尊重的自我价值。可这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再如何累积,还会败给更强的人。如此,永无尽头。偏差的自我价值观所衍生出来的是:摧毁、挫败、攀比、虚荣、无尽的深深的自我怀疑和自卑……
星月的清辉不是靠众多有形物质来堆积而成的,云层只会遮蔽它;普洱的香醇透润不是靠添加种种香料来获得的,他物只会浑浊它;璞玉的价值不是凭金镶玉就能体现和鉴定的,黄金反而俗了它……它们的价值与魅力皆来自于自身内部,绝非外物加持。人亦如此。一个人的价值与光芒,本应从自身绽放而出,而非外物堆积。高尚的品格和崇高的精神才是我们璀璨而不朽的光芒!
作家庆山还写过这样一句话:“人不必在意自己老去。重要的是两件事:在这个世界曾经有所创造、分享、布施、给予。其次是充分而深刻、温柔而丰盛地爱过、被爱过。”我想,后者需要可遇不可求的因缘,而前者是我们可以做到的。不必在意自己老去,不必在意财富和地位的差距,主动无私地去累积、沉淀、打磨属于自己的福德和光芒。在善良、勇敢、顽强、奉献、牺牲等精神不被推崇的当下,茨威格的《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告诉我们:人应该这样活!活成一颗璀璨而不朽的星!
总之,我很喜欢这本书,它值得再次阅读。然而,因篇幅所限,这几百字无法深度表现我对于这本书的感受。我将重新写一篇长文来与大家一起探讨学习。我是一个朝内探索的写字人,关注自我救赎与成长。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