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解体原始社会和奴隶制社会产生、发展、繁荣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封建社会萌芽较早的国家之一。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中国由木石器、铜石并用逐渐向青铜、铁器文明过渡,完成了三次社会大分工。神权因素逐渐衰微,王权专制倾向日益强化,文武分职初步形成。思想文化走向繁荣,史官文化取代巫祝文化,学术下移取代学在官府,诸子学派形成,百家争鸣兴起。这为中国军事理论的文化基础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中国的战争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对完成社会形态的转变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母系氏族社会各个氏族团体之间爆发的武力冲突,标志着战争的萌芽。进入父系制社会后,又诱发了较大规模部族之间、征服和阶级社会战争的发生。夏启与有扈氏大战于甘,为中国战争起源的整个历史过程划上了完整的句号。从此,“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战争成为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显著地占据着整个社会活动的中心地位,为中国军事理论的实践基础提供了不可或缺的依据。
中国历史上发生了800余次战争和武力冲突。新旧王朝更替战争、诸侯争霸与大国兼并战争是先秦战争活动中的主流,对历史的进程产生了过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作战方式随时代进步而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弩机等新式武器的使用,使得步战重新崛起,并且水军和水战在南方地区开始出现。至此,步、车、骑、舟诸兵种及相应的作战样式基本形成,奠定了冷兵器时代作战的基本方式。
中国历代军事思想主要包括历史上丰富的军事实践活动所反映的战争观念、治军原则、作战指导等内容。其主要文字载体是以《孙子兵法》为代表的数量浩繁、内容丰富、种类众多、哲理深刻的兵书。军事思想萌芽于夏商时期,初步成型于西周时期,渐趋成熟于春秋战国时期。《孙子兵法》强调先胜后战,奇正相生,避实击虚,攻守自如,示形造势,因敌制胜,致力于拥有“致人而不致于人”的主动地位,并为中国古典军事理论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些都标志着中国军事思想的逐渐成熟和军事理论体系的基本成型。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我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