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管理理论初期,美国、法国和德国都有许多重要的管理大师活跃。他们分别是泰罗(F.W. Taylor)——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法约尔(H.Fayol)——被誉为“管理理论之父”和马克斯·韦伯(M.Weber)——被誉为“组织理论之父”。泰罗主要研究如何提高工厂管理的效率,并在他的著作《科学管理原理》(1911年)中提出了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他认为必须配备有能力的工人,并使他们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他提倡采用“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来激励工人,并鼓励双方进行“心理革命”,从对抗变为信任,并共同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他还提出了计划与执行分离、职能工长制和例外原则等管理方法,这些方法被他的追随者们广泛采用。
法约尔则在他的著作《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1916年)中从四个方面阐述了管理理论:企业职能不同于管理职能,后者包含在前者之中;管理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分工、职员与职权、纪律等管理十四条原则;管理五要素问题,其中,关于管理组织与管理过程职能划分理论对后来的管理理论研究有深远影响。
马克韦伯则主张建立一种高度结构化的、正式的、非人格化的“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他认为这是对个人进行强制控制的最合理手段。它可以达到目标,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在精确性、稳定性、纪律性和可靠性方面优于其他组织形式。这对后来的组织理论研究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这个时期,管理理论形成了初步框架,这些管理大师们的探索和贡献为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我来回答